【#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2 四季之美教案》,欢迎阅读!

五年级语文上册新教案
22 四季之美
1.会认“旷、怡”等5个生字,会写“黎、晕”等9个生字,正确读写“黎明、红晕”等词语。
教学目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
4.能抓住表示时间的词,了解作者描写景物的顺序,感受四季之美。
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描写景物的顺序,感受四季之美。
教学难点
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四季图片,请同学们说一说最喜欢的季节及原因。(学生自由交流)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四季的文章《四季之美》,看看在作者眼中,四季美在哪里。
3.作者简介:清少纳言,清是姓,名不可考,“少纳言”是她在宫中的官职。日本平安时期著名的女作家,中古三十六歌仙之一,与紫式部、和泉式部并称平安时期的三大才女,曾任一条天皇皇后藤原定子的女官。通汉学,著有《枕草子》,为日本最早的随笔作品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你觉得优美的词句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注意“晕、着”的读音,重点指导“黎、逸”的写法。) 3.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
夜幕降临:指太阳下山以后,天色渐渐变黑。 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凛冽:刺骨地寒冷。
闲逸:恬静安逸;安闲舒适。
扫兴:正当高兴时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而兴致低落。 4.说说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时间,春夏秋冬) 5.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主要写了一年四季最美的景色。) 6.小结: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体会四季的美,下节课我们再来具体学习。
1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词,了解了作者是按时间顺序来写四季最美的景色。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课文,一起去感受作者在特定时间感受到的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二、细读课文,感受最美。 1.齐读第1自然段。
(1)作者觉得春天什么时候最美?(春天的黎明最美。)
(2)美在哪里?(黎明时分变化的天空)作者是如何写出这种美的?
课件出示: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鱼肚色、红晕、红紫红紫”写出了天空颜色的变化,“泛、染、飘”等动词和“一点儿一点儿、微微”等叠词写出了天空颜色变化的过程。这些词语表现了春天早晨天空动态变化的独特景致。)
(3)小结:读了这段话,你们觉得春天的黎明美吗?让我们再一起齐读这段话,注意节奏要舒缓,读得轻一些、慢一点,读出春天黎明时的安静,体会天空的变化过程。
2.见识了春天最美的黎明,我们再来看看夏天最美的是什么。指名朗读第2自然段。
(1)夏天最美是什么时候?(夜晚)
(2)美在哪里?(飞舞的萤火虫)让我们走进句子仔细品味这种美。
课件出示: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
(在这里,作者没有和大多数人一样写明亮的月夜,而是选择了漆黑的暗夜,从这里可以感受到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同学们可以想象一下,在漆黑的夜里,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的景象,你们觉得美吗?)
课件出示: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闪着朦胧的微光”写出了在细雨的夜晚,一两只萤火虫飞舞时的迷人景象。这一描写为夜晚增添了动态美。)
(3)小结:这一自然段描写了夏夜萤火虫飞舞时的情景,写出了安静的夜晚中的动态美。让我们分组朗读这一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读的时候语气要轻柔,体会安静的夜晚的动态变化。
3.看完了春、夏,我们再来欣赏秋、冬的美景。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3、4自然段,画出秋天美、冬天美的句子。小组交流思考:
(1)秋天的黄昏美在哪里?你看到了一幅什么画面? (2)冬天最美的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写的? 4.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课件出示: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
(“急急匆匆、比翼而飞”赋予了乌鸦和大雁以人的情感,十分动人、美好,画面具有动态美。“夕阳斜照、夕阳西沉、夜幕降临”形象地写出了太阳落山的动态过程。“风声、虫鸣”衬托出了夜幕降临后的寂静。)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Ezj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