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评估》,欢迎阅读!

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评估
【摘要】 目的 为了加强本中心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健康,进行全面的安全风险评估。结果 本中心微生物实验室涉及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及各种致病菌的增菌和分离、鉴定工作可采用bsl-2级生物安全防护操作。 【关键词】 风险评估;bsl-2级生物防护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72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711-01
风险评估是指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风险评估作为安全管理的核心工作之一,越来越受到重视。 实验室检验人员有时自我防护意识不足表现在不按规定穿白大衣,不戴手套、口罩和帽子,实验完毕后不洗手消毒等。实验操作过程中由于操作不正确,在进行致病菌鉴定、培养过程中感染性标本溢出、溅落造成操作台面污染等。这些潜在的危险通过开展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评估,制定相应标准操作规程及管理规程,确定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个人防护程度、就可能减少或避免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的发生。
目前通常将实验室生物安全按病原微生物分四级,很多国家和组织在分级范围上十分接近。
如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中规定:一级(无或极低的个体和群体危险)不太可能引起人或动物致病的微生物;二级(个体危险中等,群体危险低)病原体能对人或动物致病,
但对实验室工作人员或环境不易导致严重危害,实验室暴露也许会引起严重感染,但对感染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并且疾病传播的危险有限;三级(个体危险高,群体危险低)病原体通常能引起人或动物的严重疾病,但一般不会发生感染个体向其他个体的传播,并且对感染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四级(个体和群体的危险均高)病原体通常能引起人或动物的严重疾病,并且很容易发生个体之间的直接或间接传播,对感染一般没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我国依据《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根据对所操作生物因子采取的防护措施,将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分为四级:一级实验室适用于操作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动物疾病的微生物;二级实验室适用于操作能引起人类或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三级实验室适用于操作能引起人类或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四级实验室适用于操作能引起人类或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并以bsl-1、bsl-2、bsl-3、bsl-4(bio-safety level,bsl)表示仅从事体外操作的实验室的相应生物安全防护水平。
本中心微生物实验室根据通用要求,对监测的病原微生物特征进行评估,涉及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的检测及各种致
病菌的增菌和分离,通常不会引起人类或动物疾病,在实际操作中不易引起感染,所以可采用bsl-1级生物安全防护进行操作;对分离到的各种常见肠道致病菌及呼吸道传染病中流脑的鉴定工作,可能引起人类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或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采用bsl-2级生物安全防护操作。并根据bsl-2实验室要求配置相应设备和设施,建立健全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制定和落实好各项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实验室工作人员培训和提高个人防护意识,才能有效防止实验室感染的发生。
风险评估是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核心工作,是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重要基础。为了保护实验室人员的健康必须对实验中存在的一些生物安全隐患作出风险评估。因此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为之努力。 参考文献
[1]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 [2]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EuH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