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化”现象在当代中国的社会学反思

2022-12-25 22:39: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异化”现象在当代中国的社会学反思》,欢迎阅读!
异化,社会学,中国,反思,当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异化现象在当代中国的社会反思

作者:韩思齐

来源:《知识窗·教师版》2010年第02

异化作为马克思哲学中的重要理论,其深刻性和预见性对于理解当代中国社会现象有极大的助益。在马克思这里,异化指的是社会活动的这种固定化,我们本身的产物聚合的一种统治我们的、不受我们控制的、与我们愿望背道而驰的并抹杀我们的打算的物质力量,这是过去历史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从马克思提出异化劳动理论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学者中间,异化问题已从经济政治领域扩展到道德、心理、文艺等整个文化思想领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学说,但它们归根结底都受马克思哲学观点的制约,较为典型的如法兰克福学派的霍克海默、阿多诺等人通过韦伯理论的中介,将马克思异化理论文化批判精神同卢卡奇物化理论的批判主体结合起来,形成了针对发达工业社会的技术理性批判。异化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广泛使用,体现出马克思理论体系的深刻性和预见性。

异化已经被运用到当今中国的各个方面,然而并不是每种运用都恰如其分。由于对概念理解的误差,如把异化简单化地理解为事物发生了违背初衷的变异,把异化批判为堕落和腐化等,使得其运用范围被夸大,内容琐屑。虽然对异化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出现泛滥,但不可否认,当今中国的许多社会现象确实呈现出马克思哲学意义上的异化,值得我们运用理论进行反思

一、经济领域

全球化趋势将各国纳入了彼此紧密关联的网络之中,然而,它对各国经济格局造成的影响却大有不同。西方社会由于产业结构的变化,已经开始出现了所谓异化现象减弱的趋势。但是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由于处在劳动产业链的低端,不断涌现的血汗工厂成为异化大本营。工人与外商签订不平等的工作合同,承受漫长的工作时间和加班,工资极低且没有医保覆盖,工作过程受到监视器监控,行动自由受限甚至被禁止……这些都无疑是工人与劳动活动、劳动产品的异化在当代的延续。另一方面,在风险性极高的国际市场,不仅廉价劳动力被国际资本榨取,经济的波动也造成工人和企业雇员财产和职业的不稳定性,极大地加剧了主观异化感。

二、政治领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当今中国的行政领域异化由曾经的腐败现象转化为官场潜规则,它作为一种独立的力量隐藏在正式规则之下,却在实际上支配着社会运行。行政权力原本具有公共利益性,它的存在和行使绝不是为了追求行政权力主体自身的利益,而是要通过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等来有效地实现国家意志。国家行政工作人员在行使权力时考虑了不应当考虑的因素,如人际、人情、金钱等因素,导致行政决定的偏离,使得行政权的本质目的发生偏离。这种偏离由于长期的存在和发展,不断垒砌了庞大的既得利益体系,从而使潜规则独立成一套未浮出水面的规矩”,规训着资历尚浅者使其符合这套规矩。这正是人作为有自我意识和能动性的主体创造出来的力量外在于人以至于支配人的表现。

三、社会领域

随着中国社会的结构转型,农民工群体成为新兴的社会人群之一。然而,反观该群体的形成,是由于绝大部分农村的生产力仍然非常落后,不具备发展农业的现代化机器生产,因而缺乏集约,产品附加值极低。在这种状况下大部分农民放弃了自己进行农业生产的劳动,而进入城市受雇于其他产业。他们绝大多数人已经不参加农业生产劳动了,或只是为他人进行农业生产服务工作。成为农民工并没有缓解异化的状况,因为在企业的产权结构和产权安排中,农民工无缘于企业剩余索取权的问题。资本产权至上的非公有制企业,资本的所有者或者其代理人实际上控制着企业产权,而将劳动力产权的所有者(农民工)排除在外,使资本产权处于强势地位,劳动力产权处于弱势地位。在这种状况之下,农民工问题逐渐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并且关系到农业和工业两大产业的发展。

四、文化领域

在全球文化交流和碰撞的背景之下,出于主流文化价值和社会规定,人们很难就某些议题达成一致意见,这就常常迫使人们放弃对民族国家原有的忠诚和对其利益的维护而转向寻求世界公民的身份。在这个过程中人的价值体系开始受到主流文化符号的操纵,产生一些非理性的追,或者是无意识的反抗。这种文化的异化在当今中国主要表现在休闲和消费的异化。举例而,奢侈消费实质是对于品牌的象征意义的夸大化,消费者被一种国际名牌能够体现自己的文化资本的幻想所操控。又如,当下热门的对于主流文化的反抗形式就是草根”“山寨网络话语的兴起和90后对于非主流的热烈追捧。与其把这些现象看作是表达个性的行为,倒不如说它们只是基于现有文化权威的语境之中,对于自身的异化进行的一种揶揄。他们可以创造出非主流的亚文化,但是如果没有主流文化对他们的深刻影响或控制,他们的亚文化就不可能有生存的养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总之,在马克思那里,异化是随着私有制的废除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建立而消失的。正如他所,“从异化劳动对私有财产的关系可以进一步得出这样的结论:社会从私有财产等等解放出来、从奴役制解放出来,是通过工人解放这种政治形式来表现的,别以为这里涉及的仅仅是工人的解,因为工人的解放还包含普遍的人的解放;其所以如此,是因为整个的人类奴役制就包含在工人生产的关系中,而一切奴役关系只不过是这种关系的变形和结果罢了。然而,在当代社会错综复杂的发展路径中,对异化问题的缓解却远不如理论所述的那样明晰。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能够为我们分析社会问题和寻求解决途径提供一个清醒的视角和各种不同的假设。在当下我们或许应该从制定具体的解决方案入手,如运用法律手段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规范,生产的角度遏制奢靡、病态的需求,努力缩小社会贫富差距,监察行政权力行使的运行过程、建立制约监督机制等,不断协调社会关系,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局势。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社会学系2008)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EnO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