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广播稿格式》,欢迎阅读!

广 播 稿 格 式
写作要求 口语化
①多用短句,少用或不用长句。
②少用方言、土语,尽量不用群众不熟悉的简化词或简称。 ③少用书面词汇、文言词汇和单音词。把单音词改成双音词;书面语改成口头语;文言词改用白 话;音同字不同的词要改换。 ④不宜用小括号、破折号、省略号,因为其中的内容不便读出来;那些表示否定含义的引号也尽 量不用,改用“所谓的”。 听着顺耳 文学大师老舍说过:“书面上美好的字,不一定在口中也是美好。……‘老李,说说,切莫冗长’!大概 不如说:‘老李,说说简单点’!后者现成,容易说,容易懂。”广播稿的语言要口语化。口语要求 写“话”,而不是写“文”。这个“话”不等于日常生活中说的话,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话是以达意为主, 仅有层次而不讲究结构、语法;口语化要求的“话”,既要达意,又要有层次,更需要严密的结构, 语法上要更加完整。但这个“话”又不同于书面文章的语言。它要求句子短,语法结构较简单,文字 更精炼。它是介于日常口头语和书面语之间的一种“话”。 教育家叶圣陶读到广播稿的语言时说:“上口顺耳的稿子就是意思明白通畅的稿子,人家不必花费 无谓的力气就可以了解,而且决不至于发生误会。”他要求写完稿子“自己好好儿念一遍,就是自己 来检验一下,写下来的那些语言上不上口,顺不顺耳。……要是不怎么上口,不怎么顺耳,必然是 语言有毛病,就得修改。……修改成什么样儿才了事呢?到自己满意,
认为上口顺耳为止。”因此, 好的广播稿主要是靠嘴念和耳听来判断。广播稿还要做到顺心,以前写广播稿往往以教育者自 居,把听众看成学生,容易出现教训人的口气。江苏曾有个农民买了收音机听了一段时间后,气愤地说:“我花钱买了‘爹’回来了!”意思是,收音机就像‘爹’一样,以教训儿子的口气对待听众。由 此可见广播稿要做到顺心,就要尊重听众,平等待人,不能居高临下地说教,要把思想教育渗透 在事实的报道中。广播语言要亲切、中听,多用谈心的口气,商量的口气,少用“必须”、“应该”等 命令式口气。(节选自《应用写作》月刊1995年第7期《广播稿语言五要》)广播稿由于受到时间的限制,更要注意干脆利落。 ①突出句子的主干,不滥用不必要的附加成分。 ②用准确的词贴切地表达要说的意思,不说空话、套话。 ③不用倒装句,不用倒叙和插叙。广播稿的叙事,一般按事物过程的发展顺序,因为这样顺乎人 们听的思路和习惯。 内容生动
①采用多种写作方法,避免单调乏味。
②句式富于变化,运用设问、排比、对偶等句式,使文章有文采;适当选择主动句、被动句、肯 定句、否定句等句式使追答 "第一,要通俗化、口语化。报纸是给人看的,广播是给人听的。看起来顺眼的文章,听起来不一 定顺耳。广播是一种作用于听觉的媒体,广播语言要具备可听性,要通俗易懂,朴实无华,念起 来顺口,听起来省力。因此,写稿时,用词要普通,避免同音歧解和同意反复,句子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ElB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