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广播稿

2022-08-13 01:26:5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生物广播稿》,欢迎阅读!
广播稿,生物
昆虫为什么这样多?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时不在直接或间接与昆虫发生着关系。特别是在春暖花开以后,严冬降临之前的这段季节里,昆虫数量之多,可以说举目皆是。我们除了饱受蚊虫叮咬与苍蝇骚扰之苦外,稍不小心便会有虫飞进眼里,或被蜂类蛰痛,或被毒虫咬伤。即使是储藏起来的食品和衣物也常遭害虫的蛀食。另一些昆虫则令我们赏心悦目,例如蝴蝶被人们比喻为会飞的花朵;蟋蟀被称为忠勇大将军;还有酿蜜的蜜蜂、吐丝的蚕、发光的萤火虫、空中巡逻的蜻蜓等。目前已定名的昆虫约有100万种,每年还在以发现1000多个新种的速度在增长。世界上究竟有多少种昆虫还是个未知数,估计在3001000万种。昆虫不仅种类多,而且同一种昆虫的个体数量也很多,有的个体数量大得惊人。

那么,昆虫为什么这样多呢?这可以从几个角度来进行分析。

1、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有翅的动物。飞行使昆虫在觅食、求偶、避敌和扩大分布范围等方面都比陆地动物要技高一筹。 2、昆虫一般身体都比较小。

1)体小只需要很少量的食物就能完成生长发育。例如一张白菜叶能供上千头蚜虫生活,一粒米可供几头米象生存。

2)体小便于隐蔽,在一片叶子反面便能躲藏成百上千的蚜虫、粉虱、蚧壳虫等微小昆虫;在一块砖下便可容纳数万头蚂蚁的一个家族;在一个树洞里,可同时有数十种昆虫、数百个个体共同生活。

3)体型小对昆虫的迁移扩散十分有利。有翅昆虫可借助气流和风力向远处迁移。即使是无翅的种类,也可因其体小而借助鸟、兽和人类的往来,被带到别的地方去,这样就大大地扩大了它们的生活范围,并且增加了选择适合于生存环境的机会。

3、食源广。昆虫的食料来源之广,可以说是遍地都是。从室内到室外,从禽舍到畜棚,从平原到山川,从菜地到果园,从农田到森林。从植物的根到茎,从枝叶到花果,从活的动物到死尸以及各种腐殖质,没有一样不是昆虫的食料,不过,不同种类的昆虫都有各自的选择。昆虫不但食料来源广,有些种类的食性也很杂,特别是植食性昆虫更为显著。有一种舞毒蛾能吃485植物的叶子,日本金龟子能吃250植物。反过来说,世界上玉米有200多种害虫,苹果有400多种害虫,松树170种害虫,榆树有650多种害虫,柳树有450多种害虫。 4、昆虫有惊人的繁殖能力。

1)昆虫的生殖能力极强。一般昆虫一生能产数百粒卵,蜜蜂的蜂王每天能产20003000卵。白蚁的蚁后一生可产几百万个卵,平均每秒产60粒。一对苍蝇从4月到8月的五个月中,它们的后代如果都不死,可以有一万九千亿亿只。

2)生殖方式多样。昆虫的生殖方式有两性生殖、孤雌生殖、胎生和幼体生殖等。

3)昆虫体小发育快,即在单位时间内可完成较多的世代,例如有些昆虫在南方一年可发生10代左右。因而在环境多变,天敌众多的自然情况下,即使自然死亡率达90%以上,也能保持它一定数量。

5、多变的自卫能力与较强的适应能力。昆虫在地球上的历史至少已经有三亿五千万年了。它们在长期适应环境的演变中,有着多种多样保护自己安全,不受天敌伤害的自卫本领。昆虫还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一些种类可以忍受-50℃的严寒,而另一些种类则可以栖息在49℃高温的沙漠或温泉中。某些蝇类可以生活在纯盐和纯油中;另一些昆虫甚至在长期缺水状态下也能活动自如。

昆虫就是凭着它们自身超群的适应性和顽强的求生本领,经过漫长的历史长河,不断发展壮大起来,成为最鼎盛的家族"占领"着地球。曾有位作家写道:"昆虫比人类较早出现,它们的顽强性或许会使昆虫比人类活得更远,这里有许多奥秘需要人类去揭示。"




丰富多彩的爬行动物

在生命进化的过程中,爬行动物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的胚胎由于可以在产于陆地上的羊膜卵中发育,使其繁殖和发育摆脱了对外界水环境的依赖。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人们常见的蛇、蜥蜴、龟、鳖、鳄鱼等,均属爬行动物。它们的主要特征是:卵生,有羊膜卵,变温,皮肤干燥,被有鳞片或甲板,骨骼也具有一系列适应陆地生活的特征。指趾有爪,有利于陆地爬行和攀援。 1亿多年前的中生代,爬行动物曾繁盛一时,是地球上的主宰,人们称之为“恐龙时代”。大约在6500万年前,恐龙从地球上灭绝了,现生的爬行动物只是一小部分残余,尽管如此,生活在地球上的爬行动物仍然是丰富多彩的。

形态各异,丰富多彩的爬行动物在世界上共有5700种。主要分为四大类:龟鳖目、喙头目、有鳞目、鳄目。龟鳖类是现存于地球上的爬行动物中最古老的一类。它几乎与恐龙是同时代的爬行动物,它的进化极其缓慢,是陆栖、水栖以及海洋生活的爬行类。在陆地生活的龟类,四肢粗壮,爪钝而强。海龟则四肢特化为浆状,适于游泳,它们都具有硬的龟壳来保护内脏。喙头目,是原始的陆栖种类。体外被覆细鳞,嘴长似鸟喙,因而称喙头蜥。本目仅存一种,产于新西兰。有鳞目是一群陆栖、水栖、树栖和穴居生活的类群,是爬行类中数量、种类最多的一群动物。其分布遍及全球。蜥蜴亚目为中、小型爬行动物,在这一类群中,最大的是巨蜥,长可4米,重25千克,最小的是壁虎仅有34毫米,10余克重,但它们也在自然界中占有着重要一席。蛇亚目,小到0.1毫米,大到11米,穴居及攀缘,它的特点是:眼高度近视,舌头却是非常敏感的化学探测器,可以探测周围空气中化学物质的变化。它们的种类繁多,有毒蛇和无毒蛇之分,有水栖的蛇和陆栖、树栖的蛇,也有陆、树、水、三栖的蛇。

中国有爬行动物391种。由于长期的过度捕杀,多数爬行动物的野生种群已处于严重濒危和衰落状态,因此需要人们对它们有所了解,引起重视,树立起全民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Ei3.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