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想录》思想艺术论

2023-01-24 12:46: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随想录》思想艺术论》,欢迎阅读!
艺术论,随想录,思想
《随想录》思想艺术

《随想录》思想艺术论:(1)敞开心胸、直抒性情是《随想录》最突出的特色。巴金反思自己在十年动乱中所经所感,无情地拷问出灵魂深处的“真”。他反省自己的心路历程,真诚的自责显示出作家崇高的道德力量。阅读中感到的是真诚的艺术所显示的作家崇高的人格魅力。 (2)巴金写《随想录》的出发点非常明确,就是要对“文化大革命”做出个人的反省,《随想录》的独特与深入之处,是其中对文革的反省从一开始就与巴金向内心追问的“忏悔意识”结合在一起。巴金的反省则是包容了对历史和未来的更大的思考。当巴金以割裂伤口的勇气揭示出这一切潜隐在个人和民族灾难之下的深在内容时,他其实也完成了对自己和对整个知识分子群体背叛“五四”精神的批判。 (3)而《随想录》真正给人以力量和鼓舞的所在,便是它重新提出了知识分子应该坚守的良知和责任,重新倡导了对“五四”精神的回归。可以说,这部“遗嘱”一般沉重深刻的“忏悔录”,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找回了久已失落的社会良知,也以个人的流血的灵魂诉说确立了知识分子的当代精神传统,这就是自觉继承“五四”文化传统,自觉地成为现实社会的清醒的批判者。 (4)然朴素、不事雕琢是巴金这部散文集最突出的艺术特色。纯然天成、朴实无华的本色美首先集中表现在巴金散文的语言上。作家往往直陈其事而少用曲笔,用明晰坦诚的语言,在


真挚率真中追求诗意。《随想录》精于质朴平淡的白描勾勒,淡墨素彩就可以托出境界,不事粉饰却感人肺腑。 格式自由,不落俗套是《随想录》朴素之美的另一表征。巴金依靠他雄厚的艺术素养,在这本“讲真话的大书”中真正实现了文体的自觉,信笔写来,随意为文,一般散文常见的格局套路在《随想录》里很难见到。这种形式上的“无技巧”,使之更臻于艺术上的“大化之境”,表现出出水芙蓉般的淡雅质朴之美。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ERf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