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江苏高职招生工作的实践与体会》,欢迎阅读!

江苏高职招生工作的实践与体会
作者:沈龙标 邓先宝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15年第22期
沈龙标 邓先宝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江苏高考报名人数已连续7 年下降,预计未来3 年高考人数还将减少,高职院校都要面对这一严峻形势。高职院校如何结合自身情况,提高招生生源数量和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江苏高职院院校情况和招生途径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提高招生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和介绍了在多年招生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和技巧。
关键词:高职;招生;体会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2-000385-02
一、江苏高职生源现状
江苏省2016 年普通高考及学业水平测试报名工作于近日顺利结束。高考报名人数继续下降,截止到目前,全省共有36.04 万人报名参加高考,较去年同期39.29 万的报考人数,减少3.25 万人,减幅为8.27%。从考生类别来看,应届毕业生33.05 万人,占报考总数的91.70%;往届生和社会考生2.99 万人,占报考总数的8.30%。从考生毕业类别来看,参加高考报名的基本都是普通高中毕业生,中师、中专、职高、技校等其他学生仅有0.85 万人报考,占报考总数的2.36%。从报考科类来看,文科类、理科类、艺术类、体育类考生占报考考生的比重分别为28.52%、53.72%、15.07%、2.50%,与去年同期的文科类110165 人、理科类209988人、艺术类63315 人、体育类8833 人相比, 文科类考生下降6.67%,理科类考生下降7.79%,艺术类考生下降14.29%,体育类考生下降2,20%。截止到目前,全省共有346436 人报名参加学业水平测试,比去年同期的382571 人减少了36135 人,减幅为9.45%。其中,高二考生312534 人,高三考生33902 人。从2010年以来江苏高考报名人数已连续7 年下降,和2015 年相比,2016年高考报名人数再降3 万余人。未来3 年,江苏高考报名人数还将继续下降,处于招生第二梯队的高职院校,生源情况已十分严峻,如何招到足够的生源是现在高校的头等大事[1]。
二、江苏高职招生途径
目前江苏高职院校的主要招生途径有中职对口单招、中职注册入学、高职自主单招、高考普招以及高职注册招生[2]。其中,中职对口单招和中职注册入学时面向省内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这部分生源相对较少。高职自主单招和普招及注册入学是面向高中学生。各种招生途径的时间节点都是不一样,分布在全年的各个时间段。在所有招生途径中,高考普招可是说是每个学校招生人数最多的,志愿填报在每年的7 月份,每家高校都非常重视,在学生集中返校填报志愿的时间点,所有高职校都会设立咨询宣传点,尽力争取生源。但是,高职自主单招这一招生途径在招生生源中的比重越来越大,2015 年我省单独招生的院校增加到37 所,据统计,具备高职自主单招的学校,自主单招录取生源已占到总数的3 成左右,例如以我校(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为例,我校在2014 年取得自主单招的资格,在2015 年通过自主单招录取的学生数已到达1000 余人,占招生计划的近1/3。
三、江苏高职院校分析
江苏省高职院校有85 所,其中国家示范高职院有15 所,省级示范高职院有19 所,民办高职院19 所。从总体招生情况来看,苏南院校好于苏中院校,苏中院校好于苏北院校;国家示范院校好于省级示范院校,示范院校好于非示范院校;公办院校好于民办院校。对于苏北院
校,首先要稳定本地生源,其次要到苏北、苏中其他地区进行充分的招生宣传,抢占生源。我校地处盐城,属于公办省级示范高职院校,在高职院中处于第二梯队,在生源构成中排在前面的地区是盐城、徐州、连云港、宿迁、泰州以及南京、苏南地区。我校近年来总体生源情况比较好,主要在于我校在盐城市和徐州具备良好的招生基础,同时加大在其他地区的招生宣传力度,从而确保完成每年的招生计划。
四、我校招生工作措施和实践
面对严峻的招生形势和生源危机,我校制定的分片包干的招生政策,即将招生地区划分到各个院系、部门,根据往年该地区的招生人数,制定本年度的招生人数,同时招生完成情况纳入年终部门考核。这样招生任务分到每个部门,充分调动每个教职工的招生主动性。在分配招生地区时,结合部门人数和招生地区大小和生源数,合理分配。
在省内生源日趋下降的情况下,积极扩展外省生源,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加大外省招生宣传力度。针对外省报考学生,制定专门的优惠政策,例如给予学生每年交通补贴、贫困生奖助金补贴等。我校今年外省招生人数将近百人,外省生源来自四川、广东、山西、云南、江西、贵州等7 个省份,其中云南省学生达到34 人,5个省份突破10 人。
五、增强招生竞争力的根本途径
招生竞争力归根到底是学校的综合实力,是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就业水平。要增强学校竞争
力,就得增强内功,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教学水平,这是最根本的也是最有效的途径[3-4]。
从细节上看,要重视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服务学生的水平,提高学校在学生心目中的声誉。从大一新生的入学报到,要做好新生的接待,通过现代的信息技术手段,简便新生的学费缴纳、生活用品发放、宿舍安排,给大一新生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在日常管理上,从重视新生军训开始,严格考核,扭转高考后长假带来的懒散作风。同时开展学校社团纳新工作,吸引学生加入社团,开展多彩的文艺活动,丰富学生业余生活,将学生从网络、手机上吸引过来。在学生日常生活中有密切关系的学校食堂、学生宿舍,要好做这两者的管理工作,食堂的饭菜卫生问题,宿舍的设施维修问题,而食堂和宿舍一般是承包给第三方的,学校在管理上往往会监管不及时,一些小问题会在学生中间造成很恶劣的影响,现在学生维权意识很强,他们往往会在网络上发布情况,像学校的百度贴吧、QQ群等。这些问题就会很容易扩散,从而影响学校的声誉,导致招生竞争力下降。在学生毕业的环节,做好离校手续和费用结算,给毕业生留下美好的最后记忆。
六、招生工作技巧和体会
在多年的招生工作中,结合学校的招生政策和自身的招生实践,获得了一些招生体会。首先,重视每个招生途径,牢记时间节点,提前到学校进行宣传,也就是要广撒网,每个机会都不要放过。其次,要密切联系班主任,了解学生生源情况,结合自身情况和考生分数,确定适合的生源中学和班级,从而进行重点宣传,另外要充分利用学生回校领取志愿填报书等返校机会,集中开展宣传。再次,最好能进入班级进行现场宣传,介绍学校和招生政策,并发放招生传单。最后,要发动往届在校学生尤其是上届学生在暑假帮助宣传,因为这些学生回到学校有母校优势,同时他们经过一年的大学生活,又对高校非常熟悉,这些同学在高中母校宣传介绍时会有很大的主场优势和可信度,从而具有很好的宣传效果。
要提高学校招生竞争力,根本途径是苦练内功,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就业水平和质量。同时在日常管理上,以生为本,提升服务学生的意识和水平;在招生实践中,要重视宣传工作的方式方法,提高宣传效率和水平。
参考文献:
[1]2016 年普通高考及学业水平测试报名工作顺利结
束.http://www.jseea.cn/contents/channel_85/2015/11/1511111645977.html,2015-11-11.
[2] 张克峰. 高职招生政策演变——我国高职招生政策探讨[J]. 广东化工,2014.12
[3] 孙昱. 高职院校招生宣传工作的实践与探索[J]. 网友世界,2014(05).
[4] 刘建东, 林凯. 当前形势下示范性高职院校招生宣传工作策略探析——以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4).
作者简介:沈龙标(1965 - ),男,江苏建湖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研究。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EIm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