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欢迎阅读!

一、教学目标
1.认真阅读课文,了解文中所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观点。 2. 理解文章,掌握本文对人物以小见大的刻画方法。 3. 领会本文行文平易、内涵深厚的写作特点。 4.学习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律己严的过人品性。 二、重点与难点
1、领会本文行文平易、内涵深厚的写作特点。 2、领会文中所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观点。 3、学习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律己严的品德。 三、教法与建议
诱导启发、指导朗读、归纳法,建议3课时 四、学法与要求
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结合 五、教学练评活动程序
阅读导航: 大家看我们语文课本封面的“语文”二字,知道是谁写的吗?它出自我们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之手。字体浑厚圆润,气概凛然,正如叶老先生的品格:宽厚待人,严于律己。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张中行先生,看看他眼中的叶圣陶先生。
叶圣陶简介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秉臣,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1916年,进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学校执教,推出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1923年,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解放后,叶圣陶曾担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代表作品:短篇小说集《隔膜》,长篇小说《倪焕之》,散文集《脚步集》《西川集》,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并编辑过几十种课本,写过十几本语文教育论著。
作者简介
张中行,原名张璇,河北省人,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编著有《文言常识》《文言津逮》《佛教与中国文学》《负暄琐话》等。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张中行和他记述的叶圣陶先生,都是著名的语文学家。二人有多年的交往,感情深厚,亦师亦友。1988年叶圣陶先生辞世,三个月后,作者写下了这篇文章,从文中能深深地感受到张中行先生对叶圣陶先生的尊敬。作者通过对叶先生言行的记述,赞美了叶先生的高尚品性,同时也阐扬了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
第一课时
【活动1】诊断性评价
1.朗读课文,给下列词语注音。
草率( ) 生疏( ) 商酌( ) 恳切 ( ) 譬如( ) 朦胧( ) 累赘( ) 拖沓 ( ) 妥帖( ) 诲人不倦 ( ) 不耻下问 ( ) 鞠躬尽瘁 ( ) 颠沛流离( ) 2.根据下面意思,写出相关的词语。
(1) 轻率,不慎重,做事不认真,敷衍了事。( )
(2) 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 (3) 商量斟酌。( )
(4) 不辞辛苦,勤勤恳恳,竭尽全力,贡献出全部精神和力量,一直到死为止。 ( )
(5) 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 (6)形容做事拖拉,不爽利,不简洁。( ) 【活动2】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再读课文,了解本文主要内容,并思考下列问题:
1
1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共3课时)
1.课文写了关于叶圣陶先生的几方面的内容?
【活动3】
2. 请理清文章的思路。
【活动4】深层探究
1.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缘由是什么?
【活动6】形成性评价 1、按要求填空。
(1)叶圣陶,原名__________,江苏苏州人,作家、编辑家、________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________》、童话集《________》等。
(2)《左传》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________史书。相传为______末年________所作,是____家经典之一。
(3)“丁卯”年是________纪年法的表述,文中指的是________年。 2、根据意思写词语或翻译句子。 (1)商量斟酌。( ) (2)修改润色。( )
(3)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 (4)乐于教诲人而不知疲倦。( ) (5)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学而不厌,诲而不倦,何有于我哉
第二课时
【活动1】诊断性评价
1.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缘由是什么?
【活动2】深层探究
本文记述了叶圣陶先生哪些品德?分别用了哪些事例?
【活动3】文中有哪些句子简洁明了地体现了叶圣陶先生的这些品质?找出来读一读品一品,谈谈你的看法。
(1)前些年,一次听吕叔湘先生说,当年他在上海,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
(2)其时他刚到北方来,跟家乡人说苏州话,跟其他地方人说南腔北调话。可是他写文章坚决用普通话。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EGE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