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农村联建党总支“两带四化”共发展——石家庄市栾城区探索建立联村党总支》,欢迎阅读!

农村联建党总支“两带四化”共发展——石家庄市栾城区探索建立联村党总支
作者:暂无
来源:《共产党员·上半月》 2016年第3期
■ 耀 峰 赵振义
石家庄市栾城区委注重加强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探索建立联村党总支,创新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内容和活动方式,更好地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催生“两带四化”效应,即实现强村带弱村、富村带穷村和联村基础设施一体化、便民服务一体化、村级治理一体化、经济发展一体化,促进农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目前,全区建立联村党总支10个,覆盖47个行政村,制定联村抱团发展规划6个,引进农业项目5个,流转土地3000余亩,解决水、电、路、气等制约农村发展问题22个,为群众办实事90余件。
坚持问题导向——透视制约农村发展“五大瓶颈”
随着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农村冲破过去条块分割的行政体制,形成互为补充、互为依托、互为市场的互动关系,尤其是栾城撤县设区后,怎么与市主城区对接、加快城乡一体化,如何尽快实现农村转社区、村民变市民,无疑给栾城农村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农村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栾城区委坚持问题导向,破解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2015年年初,栾城区委书记吕素维,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张抗震带领组织、纪检、民政、农财等区直部门有关人员,围绕建立联村党总支专项课题,先后深入7个乡镇43个村蹲点调研,摸清了农村实情,了解了群众需求,找准了影响农村发展的关键问题。区委常委会进行专题研究,分析归纳出制约农村发展的“五大瓶颈”。组织设置瓶颈:传统“一村一党支部”的设置表现出局限性、制约性,已不适应农村形势发展的需要,靠各村“单打独斗”难于有效推动农村工作;农村发展布局瓶颈:农业连片规模化发展的趋势需打破一家一户种植经营模式,加快土地流转,发展农村种植专业合作社;协同发展瓶颈:毗邻村党建工作、经济发展不平衡,强弱分明,贫富差距拉大;基础设施建设瓶颈: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没有统一规划,“谁打谁的井,谁拉谁的线”;统一标准瓶颈:项目占地补偿、土地流转标准不一,村民攀比有意见、干部为难工作不好开展。针对这“五大瓶颈”,由区委组织部牵头,7个乡镇、6个区直职能部门分别指导各村对号入座查摆,全区173个村共查找出农村班子软弱、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致富项目缺少等5类210件热难点问题。
注重开放创新——探索联合党建新模式
栾城区委明确了构建“农村大党建”新格局的工作思路,从2015年5月初开始,每个乡镇选择一个试点,探索在位置毗邻、产业基础相近、文化根脉相同的行政村联合建立党总支,创新联合党建新模式。
创新联村党总支设置。栾城区委出台《建立农村区域联合党总支的实施方案》,明确各乡镇建立联村党总支的数量、工作重点、具体目标、主要措施。在具体操作运行方面,把握好四个原则。因村制宜原则:综合联建村的历史沿革、风俗习惯、地理位置和产业特色、人口规模以及农民群众的认同感等因素,不搞“一刀切”;地域相邻原则:从方便村务管理、更好地服务群众的角度考虑,在地域相近或相邻的村之间开展党组织联建;“优势互补”原则:将产业相近或相联、双方优势互补性强的村进行联建,达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目的;“参与不越
位”原则:联村党总支对各村“参与但不决策、不干预、不指挥”。在搭建组织架构方面,每个联村党总支一般由3~5个村组成,党总支书记由先进村党支部书记、联村中有威望的能人或乡镇党员领导干部兼任,总支副书记、委员由联建村党支部书记或支部委员担任。目前,每个联村党总支都做到了“四有”,有办公场所、有制度、有活动、有考评。
建立联合党总支运行机制制度。明确联村党总支责任清单。联村党总支在乡镇党委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发挥在区域化服务与建设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全区统一制定了联村党总支8项职责,主要涉及联村党总支自身建设、各村党建工作计划、党员活动开展、中心工作推动以及治安维稳等方面。实行联合议事规则。成立由乡镇党委委员、区直单位驻村工作人员、村“两委”班子成员组成的农村党建联席会议小组,每月召开一次,安排部署工作措施。建立协作互助制度。联村党总支以“村官论坛”“现身说法”等形式,组织各村干部之间互学新知识、新思路、新办法,促进智力资源共享,共谋新农村建设大计,营造“比、学、赶、超”氛围。推行民主决策管理机制。联村党总支对联建村党务、村务等需要向群众公开的重大问题,进行综合把关。
强化农村“两支”队伍建设。联村党总支注重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建设,推动联村党员教育管理、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整体推进提升。各联村党总支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办起“微信课堂”,为村干部、流动党员第一时间送去政策法规、致富信息。“四屯夏户庄”联合党总支由楼底镇霍家屯、樊家屯、王家屯、吴家屯和夏户庄5个村组建而成,辖区有党员298人,他们组建的志愿者服务队,分别与辖区30名老党员、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开展送温暖活动。联村党总支注意选拔各村致富能人,成立“创客孵化团队”,定期开展科技帮扶活动,带出一批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优秀农村青年人才。
力求联建实效——催生“两带四化”效应
通过建立联村党总支,全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催生了“两带四化”效应。
在强村带弱村方面,通过优秀村党支部书记传经送宝、弱村干部到强村跟班学习、组织党员义务劳动等形式,实现党建强村带动党建弱村。在富村带穷村方面,通过信息、技术、资金等方面帮扶,实现经济实力好村带动经济落后村发展。柳林屯乡范台村是远近闻名的草莓种植专业村,范台、张村、辛李庄、北屯、柳林屯等5个村联建党总支成立后,范台村党支部书记檀增顺邀请张村干部、村民代表来到范台村参观学习,又组织技术专家到张村实地考察,指导流转土地1500亩,共商种植项目。
基础设施一体化。将产业相近、地域相邻的行政村联合起来,由联村党总支对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发展等进行统筹、规划和协调,推动各种优势资源的整合,优化生产要素组合。在新市镇的建设中,新成立的新市镇联合党总支加强与程上、大营、冶河、乏马4个村的沟通协调,3次召集村党支部书记、村民代表、投资企业磋商,达成一致意见,解决了规划小区内停车位、商业门面等一系列问题。
便民服务一体化。联村党总支指导各村建立“党群干群连心卡”“党员志愿服务圈”,开通“便民服务直通车”,谁家遇到急事拨打电话,村干部在20分钟内赶到帮助解决,让“有事找村干部帮办”成为村干部的名片。楼底镇“四屯夏户庄”联合党总支组织5个村的“两委”干部和部分党员、村民代表召开3次议事会,协商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彻底解决村庄之间断头路、断头水等困扰多年的“老大难”问题。
村级治理一体化。联村党总支结合联建村实际,通过开展评选五好家庭、组织老党员义务调解、建立联防巡逻队等措施,做好移风易俗、维护治安、信访稳定等工作。针对个别村民大
操大办婚丧事、过庙会铺张浪费等现象,联合党总支指导各村完善红白理事会章程,制定村规民约,开展“革陋习、树新风”活动。联村党总支推广西营乡东营村“说事屋”调解纠纷的经验做法,实现小事不出说事屋、大事不出党总支。
经济发展一体化。联村党总支积极整合联建村发展资源,经济强村为弱村提供资金、技术、人才以及项目、管理等方面支持,弱村为强村发展提供土地、人力等资源。南高乡“三营一化”联村党总支把4个村当作一个大村来谋划发展,规划南边依托西高支线建立占地2000亩的绿色蔬菜基地;在北边新赵线酒厂路建立苗木花卉基地,与东方园林接壤,打造2600亩绿色天然氧吧。针对各村人均只有一分地的实际情况,楼底镇“四屯夏户庄”联合党总支牵头,采取集体引导、村民入股办法,开展公司化经营,带动村民增收致富。西营乡“五和”联村党总支召集东营村11家、宿村3家、郭家庄村1家共15家家具加工企业进行协商,建起家具加工协会,共同打造家具品牌。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EFi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