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词诵读--10清平乐》,欢迎阅读!

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
()小学( 六 )年级( 一 )班
年 月 日
学科: 语文 执教教师: 课题: 古诗词诵读--10清平乐 课型:新授
这是一首惜春词,上阕写春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下阕写春之无踪
教材分析
影可寻。词人用笔委婉曲折,层层加深惜春之情,直至最后,仍不一语道破。结语轻柔,余音袅袅,言虽尽而意未穷。词人用了拟人的手法,构思巧妙,设想新奇,创造出优美的意境。
1、理解黄庭坚在词作中流露出的惜春、恋春却不伤春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2、鉴赏这首词曲折新颖的结构、清奇的风格。
教学重点:理解黄庭坚在词作中流露出的惜春、恋春却不伤春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教学难点:鉴赏这首词曲折新颖的结构、清奇的风格。
◇◇◇◇◇◇◇◇◇◇◇◇◇◇◇◇◇◇◇◇◇◇◇◇◇◇◇◇◇◇◇◇◇◇◇◇◇◇◇◇◇◇◇◇◇◇◇◇◇◇◇◇◇◇◇◇◇◇◇◇◇◇◇◇
教 学 设 计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设计意图
师:“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三词客”“八大家”
分别指的是谁,大家知道吗?(“三词客”:苏洵、苏轼、苏辙;“八大家”:将文本的学习与背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景介绍有机地结合修。)
在一起,使学生很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宋朝词人苏轼的一首词《浣溪沙》,苏轼又叫苏
容易理解作者的写
东坡,是北宋杰出的文学家。他性格直率开朗,而政治道路不顺。他写这
首词的时候便是因“讥讽朝廷”被贬官至黄州。下面我们看一下这首作意图。 词的内容。
二、初读诗词,扫清字词障碍。
1. 自由读,借助注音读正确,读流利,读出节奏。 2. 指名读,生评价。(注意读出节奏、情感) 3. 范读,齐读。 三、再读诗词,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朗读全词,并结合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述其中的意 思,小组成员间相互讨论帮助,然后请学生代表发言,大家共同补充完善。
(子规——杜鹃鸟;白发——代指老年人;黄鸡——代指时光流逝。)
2. 再请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词的内容。 (参考:词人由眼前
溪水西流之景,感悟到人生需乐观的哲理。)
3. 交流对词意的理解。 (在蕲水的清泉寺游历,清泉寺面对着兰
溪,兰溪的水向西流去。山下兰草初生的幼芽正浸泡在溪水之中,松林间
的沙路干净没有泥土。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杜鹃的啼叫声。谁说人
生不能再回到少年时代?你看门前的溪水还能向西奔流!不要在老年时感
慨时光流逝。)
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
四、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1.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1)词中有画,让我们轻轻地读读这句,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山下兰草初生的幼芽正浸泡在溪水之中,松林间的沙路干净没有泥土。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杜鹃的啼叫声。)
读,不仅是信息领悟所必需,也是感染他人产生共鸣之所需。所以对诗歌
(2)这几句话写出了清泉寺怎样的特点?(优美的风光和环境)作者不仅要求朗读,还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哀怨惆怅) 教师结语:上片以淡疏的笔墨写景,要能朗诵,读出情景色自然明丽,雅淡凄美。
和意。因此,本环
2.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节的教学,采用划
(1)师:“谁道人生无再少?”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反问)
节奏朗读及结合古(2)“白发”“黄鸡”比喻什么?(时光流逝) (3)苏轼写这首词时,正以待罪之官的身份被安置在偏僻的黄州,孤诗解读,让学生对
寂苦楚的心情不是轻易可以摆脱的,而我们却从“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
古诗有更深一层的
白发唱黄鸡。”中感受到了他什么样的人生态度?(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认识,以利于更好
教师结语:这是不服老的宣言,是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它指引我们积极乐观,奋发向上,对人生充满信心。尤其当我们遇到困难地在读中理解古的时候,应该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乐观面对。我们还应抓紧时间努力学诗,感悟内涵。 习。 五、诵读和背诵这首词。 六、总结诗词,拓展延伸。
师:全词情景理交融,充分体现了苏轼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给我们 以生活的启示。给了我们哪些生活启示呢?课下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写一写。
七、板书设计 浣溪沙
上片:写景 浸溪兰芽——松间沙路——雨中杜鹃
下片:抒怀 溪水西流——老当益壮——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 学 反 思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EFX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