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三百首读后感

2022-11-01 08:04:3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元曲三百首读后感》,欢迎阅读!
百首,元曲,读后感
元曲三百首读后感

《元曲三百首》是一部文选型作品,全书共选入元好问、杨果、珠帘秀等。70位作者291首作品,以及无名氏13首,共收录304首元曲。所有曲目按作者进行分类,每个作者名下都有相关的人物生平及创作特点,每篇作品下都有相关注释及名家赏析。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实现统一的时代。社会的典型特征是基于种族来讨论社会地位。汉族和南方都属于下层民族,在社会政治上都受到压迫,民族矛盾十分尖锐。此外,元代没有规范的科举制度,知识分子很难通过科举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导致了一批典型的文人“士不相识”。这种社会政治和民族压迫将知识分子驱逐出上层政治圈,他们无法融入下层民工的阵营。因此,他们选择了当时社会的中产阶级——公民阶级。然而,他们不能像普通公民一样对自己的群体有文化认同感,这就形成了文人的尴尬处境和失落感。当悲伤和愤怒的基调被前人和现代人广泛传唱时,这种悲伤和愤怒情绪的疏离——自嘲和冷嘲热讽。

元朝是商品经济初步发展的时期,商品经济的一个显著社会产物就是市民阶层,他们既不是上层的统治阶级也不是下层普通劳动者,市民阶级的兴起提出了一种新的文化需要,即市民文化。他有别于传统士文化的封建正统式的典雅,而是一种新式的通俗而不是情趣文化类型,这就促使市民阶层的知识分子积极进行通俗的元曲创作,幽默正是这一种需要的表现之一。

元代文学正面临着由文人文学向平民文学的转型。公民阶层的文化需求巨大,新鲜的创意群体也集中在公民阶层。如何使文学的发展适应当时社会的广泛需要,是当时文学展的主题。通俗幽默的创作风格和通俗流畅的语言形式是这一文化的发展趋势。可以说,元杂剧的幽默和俚语就是为了适应这种发展趋势而产生的。

总之,幽默是元曲的一大特色,幽默的创作风格为元曲注入了新的活力。

作品中有大量作家。所选歌曲来源广泛,具有代表性。它们都是流传下来的具有独特特色的经典作品。作者和作品的介绍更加详细,这有助于学习者了解作者的生活和作品的创作背景。同时,注释和欣赏的内容大多是从不同的评论家那里挑选的,这有助于对作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介绍元杂剧是一部比较丰富和全面的作品选集,有助于初学者积累知识,开阔视野。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EDd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