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21年县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情况总结》,欢迎阅读!

近年来,我县根据上级文化主管部门的具体部署,扎实开展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工作,基本形成了以县馆为中心、以乡镇图书馆分馆和农家书屋为服务延伸的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逐步实现了由封闭式、传统型向开放式、数字型的转变,截止目前,全县拥有1个县级公共图书馆总馆,19个乡镇图书馆分馆,361个村(社区)农家书屋,部分农家书屋可以通过**图书管理系统与县图书馆相连,实现通借通还。**县图书馆总分馆制的深化拓展建设在推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书香晶都”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加强政府主导推动,着力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的图书馆服务体系
多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加快文化建设、保障文化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工作内容,一以贯之抓落实,通过制定规划,出台政策,突出加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推进总分馆的建立和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做大做强总馆,为图书馆服务体系升级创造条件。近三年,我县每年用于图书馆事业经费都在120万元以上,且逐年增长。总馆现有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阅览座席300多席,其中少儿阅览室60席,馆藏图书20余万,年订阅期刊300余种,基本满足读者阅读需求。连续4次被国家文化部评定为“一级图书馆”,连续8次获评省文明图书馆。二是突出加强乡镇、村(社区)文化活动室规范化建设。把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作为图书馆服务体系深化拓展的重要着力点,坚持资源下移、重心下移,明确创建目标和标准,落实达标措施,确保3年建设周期取得实效。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强全县乡镇文化站和村(社区)文化室规范化建设的意见》,多次召开建设推进会,各成员单位主动作为,大力推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督促指导乡镇、村(社区)开展图书分馆规范化建设。专门对乡镇文化站、村(社区)文化室的图书服务功能配备标准进行了调整提升,出台了乡镇、村(社区)图书分馆建设标准。通过规范化建设,为全县图书馆总分馆县、乡、村三级网络服务体系的建设全覆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是高标准建设提升农家书屋。我县“农家书屋”建设始于2008年,并于当年底在全县346个行政村全部建起“农家书屋”,率先完成了书屋全覆盖的目标。经过近几年不断巩固建设和提升改造,目前建成省五星农家书屋1个、四星级2个、三星级14个,建成数字“农家书屋”360个。农家书屋的提升为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统一规范管理创造了条件。
二、注重制度机制建设,统一规范管理,提升服务层次和水平
2013年4月,为进一步拓展服务渠道,促进全县公共图书馆发展,县图书馆与乡镇文化站签订了《**县图书馆分馆管理协议书》,在原有21个乡镇文化站基础上成立**县图书馆乡镇分馆。以规范的管理制度措施,来提升全县总分馆服务层次和水平。
一是实施一体化、专业化管理。各分馆实行统一资源配置,由县图书馆统一负责新书采购、编目;
统一业务管理平台,建立了**管理系统服务平台,总馆与各分馆实现“一卡”通借通还;
执行统一的管理和服务标准,分馆周六、周日和节假日正常开放,分馆的运行情况由总馆按统一的标准于年底进行考核;
统一业务培训指导,由总馆安排业务骨干定期不定期地到分馆进行培训指导,帮助各分馆提高业务操作水平和专业技能。二是搭建统一网络服务平台。实现图书文献资源统一采购、统一编目和统一配置,将乡镇各分馆、村农家书屋、流动服务点的图书资源进行整合,建立文献联合目录数据库,并通过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渠道,将各种数字化信息资源整合在一起,实现共建共享。各分馆新进图书由县图书馆进行统一技术加工,图书加盖统一印章,粘贴统一书标及条形码,marc数据进入县图书馆**数据库。对全县各分馆现有未能进入**系统的图书,县图书馆也重新对其进行数据加工,保证所有图书数据均可通过图书馆**图书管理系统进行借还。截至今年9月底,全县可通借通还文献资源共计378766册,全县共享数字资源近20万件。三是统一组织绩效评估考核。把乡镇图书馆、农家书屋建设作为对各镇和相关单位文化建设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有效的考核激励措施,保障了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健康发展。县图书馆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对乡镇(街道)图书馆分馆和村(社区)农家书屋业务考核工作。随着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不断规范完善,服务的功能得到了拓展和提升。
通过对乡镇(街道)图书馆及农家书屋不断整合和统一管理,逐渐形成了覆盖全县乡镇(街道)、村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有力地保障全县群众共享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益。全县农家书屋与乡镇(街道)文化站共同作为县图书馆的服务延伸,支撑起县、乡、村三级图书服务阵地。
三、坚持以县带乡联动发展,整合资源下移重心,提高公共图书资源共建共享效益
一是重抓农家书屋更新改造,推动转型升级。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我们对全县农家书屋进行排队摸底,对照标准,进行了三个方面的规范改造。不仅按统一标准对馆舍面积、藏书数量、书架、电脑等硬件配备,提出明确要求,由乡镇(街道)、村落实经费,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添置和更新改造。同时,按县总馆制定的业务管理规范和服务规范,用强行入轨的方式进行改造重塑。在农家书屋纳入总分馆制试点过程中,我们始终做到建管并举,建用并重,县图书馆总馆统一协调,组织系列公益文化活动,吸引更多的农民群众走进书屋、利用书屋。二是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我县以总分馆为平台阵地,进行各类社会图书服务资源的整合尝试,引导加盟的各图书服务单位参与总分馆制建设和服务,达到“双赢”的效果。各图书服务单位按协同机制推出一批服务项目和活动,提供给城乡群众体验参与。如李埝乡每年暑期开展“大手牵小手,一书一世界”大学生村官暑期牵手少儿读书活动,受到小读者热烈欢迎,文化站自发排演文艺节目为广大群众表演。图书总分馆制的公共服务延伸效应在基层得到了充分放大和呈现。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E5Q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