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陪孩子游戏心理学的5点建议

2022-11-20 19:06:4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陪孩子游戏心理学的5点建议》,欢迎阅读!
心理学,建议,孩子,如何,游戏
如何陪孩子游戏理学5点建议

鼓励爸爸跟孩子玩

爸爸们在育儿的各个层面的参与度都不及妈妈们高,运动类玩耍是唯一的例外。父亲和孩子之间的玩耍往往更激烈,而且变化更多。这样的适度打闹可是好处多多,以下是一些研究发现: 爸爸和宝宝玩得越多,宝宝在两岁的时候的认知和语言得分就越高

爸爸们常常会挑战孩子身体的极限,比如鼓励孩子跑得再快一点、跳得再远一点、爬得再高一点。这样的互动可以建立孩子的自信心、独立性和自控力

爸爸会和孩子建立嬉戏打闹和暴力行为的界限。孩子会知道咬人、打人和其他暴力行为是不被接受的,并且在打闹的过程中,爸爸会演示给孩子看,如何去控制自己的侵略行为。当孩子玩过火的时候,爸爸会提醒孩子该停止打闹了,这锻炼了孩子的自控力。

认真对待孩子的玩耍行为

如果你以前觉得孩子无非就是「瞎玩」,如果你对孩子说过「这有什么好玩的」,那我希望这篇文章可以让你了解到孩子玩耍行为的发展规律和相应的好处。关于玩,我非常喜欢一句话:Playing is learning。我的理解是:孩子玩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


程。

要知道,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31 条第 1 款就是:确认儿童有权享有休息和闲暇,从事与儿童年龄相宜的游戏娱乐动,以及自由参加文化生活艺术活动。 给孩子提供充足的玩耍时间吧。 选择开放性的玩具

开放性的玩具给孩子提供了更多玩的可能性,由此激发了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孩子眼里,一只一按按钮就会唱歌的小海马可能仅仅只有这么一个功能,可以是一根木棒、一个电钻、一个乐器、一支铅笔、几颗小石头。 通过假装游戏调节情绪

「假装游戏是孩子学习情绪调节的一个很好的机会。例如很多孩子去看牙医之前都会紧张。爸爸妈妈们在家里可以用一些简单的材料制作一些小模型,陪孩子玩看牙医的假装游戏用一大块橡皮泥捏成牙床的形状,上面可以粘一些白色的小珠子代表牙齿。

给孩子一个牙刷,你们就可以开始轮流扮演牙医啦。通过角色扮演,你可以和孩子讨论保持口腔健康的重要性,牙医做检查的时候一般会做什么,如果孩子紧张的话可以怎么做,等等。 给孩子主导权

孩子是天生的玩家,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做的仅仅是观察孩子,在孩子求助时提供帮助,还有鼓励孩子去独立思考。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Dtb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