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健康教育科普讲座的效果评价

2022-12-31 05:50: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口腔健康教育科普讲座的效果评价》,欢迎阅读!
健康教育,科普,口腔,讲座,效果
口腔健康教育科普讲座的效果评价

摘要】目的:评价口腔健康教育科普讲座的效果。方法:于本院201711~201811月参加科普讲座的人群中,随机选取46例作为观察组,以未开展口腔健康教育科普讲座期间,于本院口腔科就诊的人群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得分、口腔保健行为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病因知识(95.84±2.14分、预防知识(96.82±1.70)分、治疗知识(93.10±3.18)分、刷牙依从性100%牙线使用依从性97.83%饮食依从性91.30%、口腔健康检查依从性91.30%。对照组病因知识(82.30±3.20)分、预防知识(81.79±2.40)分、治疗知识

80.34±3.74)分、刷牙依从性86.96%、牙线使用依从性82.61%饮食依从性69.57%、口腔健康检查依从性67.39%。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开展口腔健康教育科普讲座,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口腔健康知识掌握水平,提高其口腔保健的依从性,降低口腔疾病发病率。

【关键词】口腔健康教育科普讲座;健康知识;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9753201902-0103-01

前言:近年来,随着居民饮食及生活习惯的改变,以龋病、牙周疾病为代表的口腔疾病的发病率显著提升。导致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与居民口腔健康知识匮乏存在一定的关联。有研究指出,加强口腔健康教育科普讲座,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于本院201711~201811月参加科普讲座的人群中,随机选46例作为观察组,观察了口腔健康教育科普讲座的开展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开展口腔健康教育科普讲座期间的参与人群作为观察组,观察组性别:男/=20/26,年龄(39.85±10.14)岁。以未开展口腔健康教育科普讲座期间,本院口腔科就诊的人群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性别:男/=21/25,年龄(40.18±9.96岁。两组样本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仅为患者发放健康宣传手册,观察组开展口腔健康教育科普讲座,方法如下:(1)讲座开展方式:口腔科护理人员可于医院或社区开展讲座,居民均可参与到讲座中,学习相关的口腔健康知识。(2)讲座内容:讲座中,护理人员应从口腔卫生行为、常见口腔疾病、口腔保健知识等方面出发,宣传健康知识。具体如下:口腔卫生行为:为提高口腔健康水平,居民应每日刷牙2次或以上,确保口腔清洁。每次的刷牙时间,应为2~3min。提倡通过使用牙线的方式,改善口腔健康状况。居民每年应入院进行口腔健康检查,以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避免病情加重。常见口腔疾病:常见的口腔疾病,包括龋病、牙周疾病等多种。以龋病为例:龋病为细菌性疾病的一种,可继发牙髓炎或根尖周炎,导致口腔健康状况下降。诱发龋病的原因,与细菌入侵,口腔环境差等因素有关。发病后,需视病情的严重程度,给予药物治疗,或给予根管治疗,以抑制病情进展。为预防该疾病,保持口腔清洁,及时清除牙菌斑,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是关键。口腔保健知识:护理人员应嘱患者于进食后及睡前,采用软毛牙刷清洁口腔。应多饮水,确保口腔湿润。需适当减少甜食的摄入量,避免采用牙签剔除口腔内


秽物,以免诱发感染。当发生口腔或嘴角干裂、口腔炎、牙龈出血等症状时,需及时来院处理,避免对患者的健康状况造成影响。(3)发放问卷:口腔健康教育科普讲座开展前后,护理人员应为其发放调查问卷,了解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评估讲座的开展效果。问卷共100分,得分越高,代表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越好。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得分、口腔保健行为依从性。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健康知识得分

观察组病因知识(95.84±2.14)分、预防知识(96.82±1.70)分、治疗知识93.10±3.18)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3讨论

医院口腔科常见的健康教育途径,以发放健康宣传手册为主。采用该方法宣传健康知识,可取得一定的效果,但难以引起患者的重视,因此,患者口腔疾病的发病率仍居高不下[1]

开展口腔健康教育科普讲座,可有效弥补仅发放健康宣传手册的缺陷,扩大宣传范围,提高宣传教育的有效性。于医院及社区两种环境开展讲座,可确保就诊人群及社区居民均获取了解健康知识的机会。从口腔卫生行为、常见口腔疾病、口腔保健知识等方面出发进行健康教育,能够使患者认识到加强口腔保健的重要性,提高其保健行为依从性[2]。本文研究发现,开展口腔健康教育科普讲座后,患者病因知识(95.84±2.14)分、预防知识(96.82±1.70)分、治疗知识

93.10±3.18)分,与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健康宣教相比,各项知识得分更高(P0.05)。进一步观察发现,本组患者刷牙依从性100%、牙线使用依从性97.83%饮食依从性91.30%、口腔健康检查依从性91.30%,与常规健康教育方法相比,患者依从性更强,优势显著(P0.05)。

综上所述,开展口腔健康教育科普讲座,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口腔健康知识掌握水平,提高其口腔保健的依从性,降低口腔疾病发病率。 参考文献

[1]徐贞.健康教育配合膳食指导对2型糖尿病合并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疗效的影响[J].皮肤病与性病,2019,41(01):153-154

[2]胡小素,张文丽,胡何晶.综合医院口腔科门诊健康教育现状及医护人员对患者健康素养期望的研究[J/OL].中国健康教育,2019,16(02):142-145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DdE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