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和17岁孩子沟通书籍》,欢迎阅读!

和17岁孩子沟通书籍
《从出生到独立》这本书,可以让你很好的解决和自己的17岁孩子沟通问题。
“跟你说了你也不明白!”“和你交流怎么这么费劲呢?”“跟你讲话简直是浪费时间,既然你觉得自己想法是对的,我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如果您的家里有正值青春期的孩子,相信类似的话您一定听过不少。曾经无比乖巧的孩子,不知为何突然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不但不听话,还学会了顶撞和反抗;曾经无比亲密的亲子关系,如今变成“鸡飞狗跳”……
我们和青春期孩子之间的沟通为何会变得如此困难呢?在《从出生到独立》这本书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了解孩子的真正心理需求是什么。
1、别被孩子的“表层情绪”所欺骗
心理学上常把人们展现出来的表面感受称作“表层情绪”。比如,孩子出去聚会很晚回到家,我们可能会大发雷霆,冲孩子吼道:“玩儿疯了吧!你还知道回家呀?”看起来我们的情绪是愤怒、生气,但其实我们真正的感受是什么呢?大概是焦急和担心吧……
我们常常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说出言不由衷的话。青春期的孩子更是如此,他们还不会管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所以总是在家长面前表现出他们的“表层情绪”,说出令家长伤心的话。
今天早上喊xx起床,然后帮她拿衣服,结果小家伙冲我大吼:“你出去行吗?别在我屋里走来走去!”如果是在以前,我大概会伤心很久,觉得孩子对我一点也不礼貌,不懂得家长的辛苦。但现在,我会听到她真正想说的话,妈妈,我很困,我想安静地再睡一小会儿。 可见,不被孩子的“表层情绪”所欺骗,努力听到孩子的“心里话”,我们就会更加平和,与孩子之间的摩擦也会减少很多。 2、发掘孩子真实情绪背后的期待
青春期的孩子看似特立独行、不在意旁人的眼光,其实他们对父母和旁人都充满了期待。当他们出现“表层情绪”时,往往希望他人可以理解他内心的期待。
有这样一位爸爸,每当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时,爸爸就会责问孩子,为什么同样的题别人能做出来,你却不行?这时孩子就会跟爸爸顶撞,甚至大吼大叫。在一次心理咨询时,孩子哭着说,他也恨自己考不好,甚至觉得愧疚,他是多么希望听到爸爸的安慰和鼓励。直到这个时候,爸爸才意识到原来他一直忽视了孩子真实的想法和期待。 其实,这个孩子是幸运的,因为他有机会说出了内心的期待。而生活中,我们身边又有多少孩子一直将期待埋在心底,最后化为了委屈和沉默……
3、耐心倾听孩子的声音,并积极回应他们的情绪
那么,如何才能透过孩子的“表层情绪”,去了解孩子的真实感受呢?光靠猜肯定是不行的。书中,作者给我们的建议是:耐心倾听孩子的声音,并积极回应他们的情绪。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DcR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