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2022-12-06 05:21:3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我国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欢迎阅读!
精准,扶贫,对策,存在,我国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我国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作者:李龙强

来源:《商情》2019年第25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即将迎来全面小康社会,最大的困境就是缩小贫富差距,为此国家出台了精准扶贫计划,精准扶贫则是有针对性的帮助困难户,然而随着扶贫难度逐渐加大,精准扶贫遇到了瓶颈期,问题不断出现,扶贫效果逐渐减小。因此本文研究准扶贫存在的问题,通过找出现主要影响因素,为促进国家精准扶贫质量的提高提高对策建议。

[关键词]精准扶贫 贫困户 农村 对策研究 一、引言

我国是人口大国,农村人口占比较多,作为发展中国家,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开放以来,贫困一直是作为发展中国家的重点关注问题。减少贫困人口,帮助贫困户攻难脱坚一直是我国扶贫的主要目的,扶贫工作是长期而艰苦的任务,然而现阶段,依旧存在着部分政策未能有效实施,大大降低了扶贫效率,浪费社会资源。因此本文以精准扶贫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方案,帮助更多农户走向富强道路,从经济文化教育各方面提高其综合素质。 二、我国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 (一)贫困户思想存在局限性

在对和县的调查中发现,极大部分贫困户是老弱病残,从内心深处认为自己什么都做不到,挣不了钱,没有精力和信心摆脱贫困,内生动力不足。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完全依靠政府救济,这种等靠要思想是致贫的根本原因。因为对于这些贫困户的帮助更多是资金帮扶,加上贫困户的特殊身份所获得的优惠,甚至部分贫困户引以为荣,并不想失去这个高帽。这种恶性心里也是扶贫路上的一大阻碍。 (二)对精准扶贫相关政策了解不足

调查中,很多贫困户学历不高,多是小学及以下,这意味着个人素质水平不够,对于政府最新出台的有关政策都不能及时跟踪。村子里虽然张贴了相关政策的公告,但多在村委会所处地,一般农户也很少专程去看。大部分农户对政策的知晓是通过村书记、村主任等农村干部的转述,并没有也不会主动查找相关政策,根据干部要求提交材料,但具体是如何认定为贫困户的并不清楚。也就导致没有被评为贫困户但位处贫困边缘的农户心理失衡容易滋生事端。 (三)精准识别困难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识别的难度在于,农民的年人纯收入怎么统计,有何依据。但事实上,部分农户为了可以白得的资金扶持,故意隐瞒真实收入,夸大债务和患病情况。扶贫干部亲自走访也未必眼见为实,有的家庭房屋简陋但可能存款很多,有的农户家看着较新,实际债务巨大,入户调查时就有可能被表现迷惑,将前者纳入贫困户。现在有了对扶贫对象集中评议的环节,同村村民对各家实际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但在人情社会里,尤其是乡村,姻亲、家族关系重叠交叉,因为关系的亲疏远近也不能完全保证评议结果的精准性。 (四)考察监督机制有待完善

驻村书记最大的任务是帮村里找资金、跑项目,但事实上,被常常定位在村子里。检查组进村,主要看工作有无痕迹,一般一看表格,二看照片,三是入户。为了迎接检查,有的村制作大型标识牌、宣传牌,花费数万元,只为了让检查组看着舒服。为了应对检查,一些干部只做表面文章,只在检查组到来时粉饰太平,之后又是故态复萌。 三、精准扶贫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唤醒贫困户的自主脱贫意识

主要是教育引导,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智。通过三个方面进行思想扶贫,第一是进村入户,上门辅导。贫困户普遍文化水平较低、地处偏远、信息闭塞,帮扶责任人应上门进行政宣传。第二,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当前,仍有一些地方扶贫政策宣传不到位,贫困群众对扶贫开发政策一知半解,这就是需要我们加大扶贫开发的政策宣传力度,说清楚道明白。让精准扶贫政策家喻户晓,农户之间口口相传,切实提高贫困群众参与脱贫攻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逐步完善精准识别指标体系

贫困人口识别涉及多个部门,包括国务院扶贫办、民政部和国家统计局等部门,首先就应该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协调分工,建立统一的扶贫对象甄别标准和准入机制,改善贫困人口的统计方法。单纯的人均年收入并不能全面反映农户的生活状况和贫困程度,其他附带的如教育支出、看病支出等因素造成的贫困占大多数,往往入不敷出。因此可以以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贫困线作为初步识别指标,将家庭固定资产数值、机动车辆数量和家庭人均用电量作为识别贫困户的二级指标,若其中任意一个指标明显高于当地农村居民的平均水平,则此农户可排除在扶贫对象范围之外。

(三)加强技能培训,实施产业脱贫

提高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能力,是实现由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扶贫的关键。一般贫困户只会种田、养殖,缺乏技术支持和技能支撑,往往只能解决温饱,遇到自然灾害,还会造成农作物减产甚至绝产,血本无归。还有大部分贫困户致贫原因是疾病在身,无劳动力,对这样的贫困户,因人因户施策。对于从事农业种植、家庭养殖、农产品加工的农户,要对他们进行种养加技術、市场信息方面的培训;对于外出就业的劳动力,对他们进行专项技能培训,使他们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DG3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