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留给背诵一席之地》,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留给背诵一席之地
作者:沈丽娟
来源:《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16年第07期
一、 导之以法,激之以趣
1. 生活植入法。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生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此,我把背诵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背诵贴近生活,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语文就在我们身边,主动去挖掘语文的生活内涵,感受到背诵的趣味和应用价值。例如,在学习《北京》这篇课文时,我没有进行琐碎的分析,也没有播放多媒体,而是把学生和我去北京旅游时照的相片,按课文的描写顺序排列好,展示在黑板上。当出示这些照片时,学生是那样的惊喜和兴奋,双眼齐刷刷地注视着一张张照片。课始,未成曲调先有情,兴趣的种子已然播进了学生的心田。我引导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欣赏照片,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学生感到很亲切,喜爱之情油然而生。朗读着,欣赏着,文本、照片、情感融为一体,很多学生当堂就把课文背诵下来了。
表达手法上有特点的段落,演一演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如,《清澈的湖水》这篇课文的第2自然段,一连串的比喻句生动形象,是学生仿写比喻句很好的范例。“看,那边的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的青蛙,这边的山石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半山腰的石兔、石龟,好像正在赛跑呢。”指导背诵前,我先请几个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动物演一演,然后让学生自己一边读一边演,这样就降低了背诵的难度,学生不亦乐乎,背得有滋有味。
2. 音乐辅助法。儿童是天生的音乐家 ,从小就与音乐有不解之缘,他们是在唱唱跳跳中成长起来的。医学研究表明,歌唱是有节奏的体内按摩,能冲开人体横膈膜,这种内部的循环按摩,促进人体各个器官的震动,使人身心产生一种快感。古诗词的语言凝练,相对来讲,学生背诵有一定的难度。而诗词本身是一种声情摇曳的语言艺术,在古代,诗词是通过吟唱进行传播的。于是,指导学生背诗词,我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唱古诗。
教法很简单,选一首学生会唱的歌,换成古诗的词,所选歌曲的意境、节奏以及曲子的基调,与古诗的意境尽量相近。如《宿新市徐公店》这首古诗,我就选经久传唱的儿童歌曲《小燕子》;《节气歌》的背诵难度大,我选了活泼轻快的《小儿郎》;而学习杜甫写的古诗《绝句》,我则让学生以和声的形式吟唱:请一个组的学生模拟声音,其他组的学生吟唱:第一行“两个黄鹂鸣翠柳”,模拟黄鹂的叫声,“叽叽喳——叽叽喳——”;第二行“一行白鹭上青天”,模拟白鹭的叫声,“喈喈咕——喈喈咕——”;第三行“窗寒西岭千秋雪”,模拟下雪的声音,“窸窣窣——窸窣窣——”;第四行“门泊东吴万里船”,模拟江水的声音,“汩噜噜——汩噜噜——”。每一组的学生轮流模拟一次,一个循环下来,学生已然背熟了。唱古诗,也可以让学生自己选用熟悉的曲子来填上诗词,还可以让音乐功底好的学生为古诗作曲、配乐。学生兴趣浓厚,这样,诗的语言与音乐语言达到高度的和谐统一,学生记得更牢固。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D3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