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养生之道800字作文

2023-03-07 15:41: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庄子的养生之道800字作文》,欢迎阅读!
养生之道,庄子,作文,800


庄子的养生之道800作文

庄子是最早心灵与身体关系的中国古代思想家之一,他认为通过对心灵进行涵养,可以起到延年益寿的作用。庄子的养生思想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分为“安性”与“无情”两个层面,主张顺应原本朴素无争的人性,摒除过度泛滥的欲望,使心灵处于一种空灵宁静的状态。“安性”是一个“顺”的过程,遵循人性的自然状态,不刻意人为,保持人性的本来状态,即可得到心灵的安宁。“无情”则是一个“逆”的过程,剥落那些违背本性的欲望。“无情”并不是指没有感情,而是指不以好恶之情伤害到自己的本性。庄子的“安性”与“无情”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二者相辅相成,安守住自己的本性就是一个摒除过度欲望的过程。正是通过“安性”与“无情”这两个层面,庄子在精神层面获得了一种逍遥和自由,而这种精神自由对生命的涵养又有着积极作用,这正是庄子养生之道的要义。庄子的养生之道对现代人的重要启示就在于,在物欲繁杂的现代社会注重自己的心灵环保,保持一颗宁静的心灵,更有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

-“安性”:回归心灵之宁静-

庄子的养生之道首先建立在对人性的认知基础上,他认为自然的人性是素朴无争的,只要顺应自然的人性,即可实现心灵之宁静,进而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这是庄子养生“顺”的层面。

庄子认为人性本来就是一种“素朴”的状态,因而,心灵回归一种宁静状态便是可能的。庄子说:“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庄子·马蹄》在庄子看来,“素






朴”就是“民性”的本然状态。成玄英对“素朴”疏解曰:“同遂初之无欲,物各清廉;异末代之浮华,人皆淳朴。”1人性本来处于一种朴素无欲的状态,只要回归到这种状态,便可以实现一种心灵的宁静。“真人”便是庄子理想中的人格,一种复归心灵本真的状态:“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庄子·宗师》)“真人”之所以能够做到“不梦”“无忧”,从本质上讲,就是通过对心灵的涵养来实现的,而“素朴”的人性又为实现心灵涵养提供了可能。庄子认为人应该回归到一种本真状态,“人之本真在于其应然之存在”2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的心灵并没有处于一种本真宁静的状态,而是充满着焦虑,这种焦虑的情绪直接影响到现代人的身体健康。庄子形容这种本心焦虑的状态为“与物相刃相靡”:“一受其成形,不忘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庄子·齐物论》)所谓“与物相刃相靡”就是指内心随着外物而发生的剧烈变化,从而使心灵无法处于一种宁静状态,如颜世安所讲:“人在追逐外物时会导致精神的痛苦,造成对自己的内在伤害。”3可以说,这种伤害具有双重性,在给人们造成精神困扰的同时,也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那么,如何才能够使心灵回归到原本的宁静状态呢?庄子提出了“坐忘”与“心斋”两种方法。何谓“坐忘”?庄子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庄子·大宗师》)“坐忘”其实就是摒除不应该有的精神困扰,回归到一种本真状态,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CkX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