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双减”能否减去家庭焦虑?》,欢迎阅读!

“双减”能否减去家庭焦虑?
作者:暂无
来源:《廉政瞭望》 2021年第16期
文 本刊全媒体见习记者 李浩瑄
2021年暑假,“双减”成了这个夏天家长群里最热门的话题,学科类补课班大量取消。常云的儿子即将上小学四年级,她一面担心反弹的疫情,一面期盼着“万兽归笼”。
前段时间引发热议的电视剧《小舍得》的故事背景正好是升学竞争,剧中情节直击教育敏感话题,切中了众多家长的难与痛。不可否认的是,即使家长们在给孩子报补习班时看起来干劲十足,他们在校外培训的奔波中也早已身心俱疲。
优质教育资源稀缺是中国家长焦虑的来源之一,重点学校的出现让优质教育资源集中起来,家长为了让孩子进入这样的学校,实现“教育抢跑”,造就了红火的校外培训市场。
如今,身处教育大市江苏南通的常云仍是焦头烂额,“双减”政策落地,让她如卸重负,又无所适从。
要补的始终拦不住
在“双减”政策出来前不久,常云刚给儿子俊俊报了语文、数学两门课程的周末网课班和线上一对一英语外教课。之前,俊俊一直在校外培训机构上课,上课时间在周一至周五的晚上,有时候周六也会占据半天时间。
常云两口子平时都要上班,接送孩子这件事只好拜托奶奶,这也是绝大多数双职工家庭的现状。南通被称为“教育之乡”,状元频出的背后意味着日益严峻的教育竞争。“班里的孩子几乎全部都在外面上培训班,别人上了,你不上,就会被远远地甩在后面。”
俊俊每天4点半放学,延时班的时间到5点半,吃了饭就要立即去培训机构。“一个班30个人左右,那里的老师不仅要守着孩子写作业,还会讲课讲题目。”常云说,孩子每天9点多才能回家,有时候老师还要罚抄写,孩子全部收拾好躺上床,也已经10点过了。
俊俊并不喜欢这样的培训班,在他的多次“抗议”下,常云和俊俊各退一步,在试听了多家网课机构后,敲定了一家俊俊满意的线上培训班。
“线下培训机构差不多一个月一千元出头,网课则是按课时收费,每门课一学期有16节课,一个礼拜上一次,收费两千多元,儿子上了两门课,算下来其实和线下辅导的钱差不多。”常云向廉政瞭望·官察室记者坦言,上培训班的孩子大多数会选择补数学,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孩子会再补上一门语文,“自从语文教材改编了,古诗文和文言文比我们读书的时候难度大了不少,除此之外,孩子补语文,也是为了丰富课堂外的拓展阅读。”常云介绍,如今的语文考试,课外拓展阅读内容占比提升,孩子自己阅读书籍的话方向不明确,有老师引导会更好。对于英语一对一课程,在常云看来不算是学科类补习,因为“主要是为了培养语感”。
如今,“双减”政策落地,常云刚报上的网课班立即作出了调整:原本在周末上课的语文、数学培训班被改在了周二和周四的晚上,6点半开始上课,直到9点,中途有休息时间。
“这是直播的时间,可是这个网课班是纯上课,占据了孩子在放学后完成家庭作业的时间,没办法,只能等到周末再让他看录播,教学质量和直播时有互动不能比。”常云无法理解,在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Cj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