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吴冠军以其丰富的人生阅历与工作经验为同学们讲述了精神》,欢迎阅读!

9月29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吴冠军教授应邀做客我校海韵讲座,吴冠军以其丰富的人生阅历与工作经验为同学们讲述了精神分析、电影与现代人生活之间的关系,讲座引起在座师生对于精神与现实生活的思考,赢得了全场一致好评。
“你以为的那个你,是你吗?”讲座伊始,吴冠军便承认了这个主题的“怪”与“反常识”,但他又指出,“反常识”并不是坏事,大学除了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训练同学们的批判性思维,去思考常识正确与否。他讲述了他在国外做精神分析援助的经历以及国内精神分析行业面临的困境,他指出,这不仅是个高危行业,更是个可爱的行业。“精神分析不是心理学,更不是高高在上的,精神分析的核心是你有没有和自己发生‘关系’,也就是你以为的那个你,真的是你吗?你和正在说话的这个人真的是等同的吗?你是否被名衔、金钱这些东西所框住?”吴冠军的一连串问题犹如当头棒喝,让每个人都重新审问自己的内心。
这似乎是一个“有图有真相“的时代,但你所看到的是真相吗?英文image意为图像,而imagination却有想象的意义,visual意为视觉,vision却包含着愿景的含义。这简单的英文变化,却真实的反映了精神分析中复杂的问题。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是“自恋”的,也就是爱自己,而自恋的基础却恰恰是虚假意识,“你只愿意展示出那个别人眼中那个美丽的你,你希望反手摸肚脐,希望变成一个没有毛孔的完美的人,这是一个可怕的现象,因为你在用凿子凿出一个你想要的人,你看到的东西都有一个框架,留下来的都是经过处理的。一个富二代可能看不到乞讨者,看不到留守儿童,他看到的可能只是陆家嘴的纸醉金迷。那么你呢,你真的熟悉上海,熟悉你身边的世界吗?”吴冠军呼吁道:“同学们一定要用生命去感受身边的世界。”
生命中最真实的东西,可能在电影中,而不是在生活中被罗列出来。一部好的电影,可能在开头的十分钟就能让观众完全进入情境,大多数人的生活可能都很平淡,但在电影中你或许能看到真正的自己,一部好的电影会对个体产生巨大的张力。《搏击俱乐部》中有一个镜头:男主角在对决时突然把拳头挥向了自己,似乎是想把他自己身体里的脏东西打掉。吴教授通过这样一个镜头反问在场同学:为什么你总是把拳头打向别人,而不把拳头打向自己呢?
吴冠军通过对一系列科幻电影和灾难电影的评析向同学们展示了一部真正好的科幻电影和灾难电影,是如何反映现实精神的。近两个小时的讲座,吴冠军向在场同学传授了不少“反常识”的思维,为师生思考问题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
(撰稿:校记者团 张津津、冯元福)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Ca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