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

2022-10-27 07:01: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书香》,欢迎阅读!
书香
在书香中成长

——初中生课外阅读指导初探



赣榆县厉庄初级中学 徐大怀 邮编:222121



[摘要]

创造阅读的条件,让阅读成为一种可能,通过延伸课本内容,进行基本的阅读技能指导,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 让学生在“交流与共享”的情境中,获得阅读的愉悦,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

[关键词]

课外阅读 延伸 阅读技能 阅读能力 指导

阅读活动可以使人及时接受信息、获取知识,更可以体味人生、陶冶情操。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让一个人受益无穷。由此新课标提出应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如果在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仅仅局限于课本,那阅读的量与范围就太小了,这就要求学生进行适量的课外阅读。

在中学课堂教学之外,如何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机会进行课外阅读,使学生保持良好的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这需要教师的不断激励、正确引导和支持督促。

一、创造条件,让阅读成为一种可能

很多学生家长对课外阅读有一种误解,认为读课外书就是不务正业、耽误学习,因此反对学生读课外书。作为语文教师,应努力取得家长的支持,为此每一学期开学前,首先给家长写一封信,并召开家长会,告知家长新课程目标要求及当前中考的命题原则、方向,让他们明确学生阅读名著的重要性、必要性。让家长在学生阅读过程中给予督促、指导、检查、评价。取得家长的支持,既可以保障学生的阅读时间,又可以保障书的来源,还能提高学生阅读质量,可谓一石三鸟。

学校是学生学习阅读的最主要场所,因此应通过学校语文教研组来获得学校的支持,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室、阅览室。学校图书室有大量适于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籍,经常开放,可以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主阵地。阅览室中有大量时新的报刊杂志,如经常开放,学生在阅览室中,可以体会到浓浓的读书氛围,于淡淡书香中,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使阅览室真正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乐园。

不少学生缺乏阅读兴趣,因此,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可经常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名人、伟人勤奋读书、大有作为或学生周围的人自学成才的典型事迹,榜样的力量来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让学生知道古今中外,凡有作为者,无一不博览群书、勤奋攻读。以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让阅读成为他们内心的需要。

二、把课外阅读作为课内学习的有效延伸

语文教育提倡语文知识的积累来源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要以课堂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伸展、开拓。“课本之外的世界很精彩”,但也很浩渺。面对茫茫书海,应如何指导学生选择自己的课外读物一个事半功倍的方法是把


课外阅读作为课内学习的延伸和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讲授课文的同时,应当有意识地延伸介绍作家的其他作品,还可以比较性地介绍其他作家的相同题材的作品,鼓励学生课内学节选,学单篇,课外读全篇,读选集,以增强阅读兴趣,深化学习的内容。

例如,学习了《狼》这篇课文,学生了解到对待恶势力要敢于斗争,教师可以再介绍《狼三则》中的另外两则,引导学生去读《聊斋志异》的精选本,领悟薄松龄写鬼写妖实为刺贪刺虐的良苦用意。

教师在讲解课文的同时,还应当适时推荐适合中学生阅读的优秀期刊,推荐班级所订报刊上的精粹时文、社会之窗、人生杂谈、历史典故等。课堂教学中的有意渗透,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其更深入地理解课本知识。

寒暑假更是指导学生进行集中阅读的最佳时光。教师推荐的阅读书单,既要配合下学期课内学习内容,又要注意到阅读内容的系统性。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读物题材的古与今、中与外等都应有所调配兼顾。在引导阅读时,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书单中自由选择1/2以上的篇目,也可以让学生依据书目的基本内容选择不同的书籍版本。

、指导学生分阶段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

阅读作为一种基本的智力技能,包涵着一定的能力层级体系。教师应避免教学中阅读指导的随意性和零散现象,力求有一定的指导体系,能系统地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方法进行点拨。

感知性阅读是阅读能力和方法的基本。对语言的敏锐感受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通过感知让学生接触更丰富的语言实例,得到丰富的语言词汇的滋养,过感知性阅读要求学生对文章既有字词句段的局部感知,还要有观点内容、艺术手法、人物形象等的整体感知。比如阅读冰心的《小橘灯》,要引导学生既感知文章中恰当运用修饰对提高语言表现力的作用,又要感知文中小姑娘在坎坷生活中的可贵的的镇定、勇敢、和乐观。

鉴赏性阅读的出发点是为了借鉴。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鉴赏优美的文学作品,能够从中获得身心的愉悦,更重要的是能够借鉴作者观察社会的角度、认识事物的方法以及谋篇布局的思路,从中找到运用语言准确表达思想的门径,从而形成自己的写作个性。比如阅读《荷花淀》要让学生赏析孙犁小说的散文式格调和诗歌般的意境,赏析在诗情画意与泥土气息的完美统一中所体现出来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使学生在鉴赏中能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阅读品位。

比较性阅读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对作品作较为深入的带有创造性成分的阅读。即使是同类的文章,其或者文体、或者构思、或者题材的差异依然明显,应指导学生不断地分析、咀嚼、鉴赏。不仅要从几篇课文“异中求同”,归纳出某些共同性,找出规律性的认识,而且要善于比较它们的“异”,于“同中辩异”学会活用,在辨识中学会整体性比较,形成自己的文学批评能力。

一般来说,同一时期的阅读方法的点拨,以一种阅读训练为主,也可以兼有多种阅读方法的指导。初中一、年级常常以感知性阅读为主,初三年级往往重在鉴赏性阅读,比较研究性阅读为主。

在明确阅读方法的前提下,应制定好读书计划确定好读书时间和内容,张贴在教室内,以利于全体学生互相督促、检查。

四、为阅读创设“交流与共享”的情境

阅读的意义不仅仅是通过阅读活动来获取知识,往往还在于将阅读获得的信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C8e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