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餐饮行业食品安全监管的建议》,欢迎阅读!

关于餐饮行业食品安全监管的建议
XX局坚持“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定,发展要安全”的要求,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契机,推行业全面升级,做到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监管双统筹,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一、基本情况
全区共有餐饮企业3800余户,其中大型及大型以上餐饮54户,中型餐饮329户,学校食堂246户,敬老院食堂37户,企事业单位食堂112户,机关食堂42户,医院食堂20户,其他食堂13户,工地食堂8户,托育机构食堂2户,小、微型餐饮近3000户。其中网络订餐主体数735户。全区餐饮服务从业人员达1万人以上,餐饮单位持证率达100%,从业人员健康培训率达100%。餐饮单位主要涉及中餐、火锅、米线、面条、烧烤、快餐、小吃、甜点饮品等餐饮类别。经营面积在500平方以上的餐饮单位58户,拥有“旱蒸牛肉”“小罗卤鹅”“杨国桥”等餐饮品牌加盟企业。
(一)全面启动智慧监管。在餐饮服务环节监督检查中全面启用“XX食安智慧监管”信息平台,243所学校“互联网+明厨亮照+AI智能识别”全覆盖,2311家餐饮单位加入“阳光餐饮”智慧平台,通过“AI智能识别”已有效抓拍违法违规行为9813条、整改9421条,整改率达96%,同时结合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和“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3382家餐饮均实现了后厨硬件设施和管理制度“双提升”。
(二)推动行业全面升级。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抓手,推动餐饮业软硬件设施全面提升。严格按照“创城”验收的评价细则,以全区社会餐饮服务单位、学校、养老院、工地食堂、网络订餐等为重点检查对象开展“拉网式”排查整治。建立摸底排查台账,梳理问题清单,实行“一户一策一档”,将问题清单与餐饮户“见面”,实现对照整改,完成整改1612户,开展各类培训30余次,培训人员2000余人次。打造昌元、昌州等9个示范点,2条示范街,1个示范镇。
(三)柔性执法严守底线。通过日常执法检查与专项整治相结合,严格贯彻落实《XX市市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清单》和《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清单》,对7起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对10件案件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坚持守食品安全底线,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实行零容忍,采用线上监测、关联数据检索、实地走访、行政约谈等方式对相关企业开展执法工作,成功查处某成人用品店经营添加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的食品案,该案被评为全市“铁拳”行动典型案例。
二、存在不足
(一)硬件设施方面。小微型餐饮占全部餐饮单位的89.4%,连锁、品牌店较少,店铺装修缺乏合理分区、生熟分离、“三防”等指导,部分店铺经营时间较长,最初的设计已难以满足现在经营需求,且生活区经营区未完全分开的情况较为常见,经营设备简陋。个别早餐店、小吃店将灶台、操作台设在临街面,无法满足三防需求。餐饮店在改造过程中需投入较多成本,工程量普遍偏大,影响餐馆正常经营。目前大多数从业者年龄偏大且文化水平较低,未经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餐饮知识学习培训,对食品安全、人员管理、制度建设重视程度不够,缺乏长远发展的理念。部分经营者自律意识差,在加工过程中不按照规定流程操作,
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二)市场竞争力弱。品牌影响力不强,缺乏营销战略,管理者普遍缺乏品牌意识,餐饮品牌呈现多而不强,杂而不精的情况,缺乏市场竞争力。餐饮品牌区域局限强,缺乏市场推广意识,没有形成有效的营销战略,多数品牌只有当地人知晓,影响力局限在区内,没有向区外延伸。餐饮业门槛低、可复制性强,其核心竞争力比别的行业难确定难打造。大部分企业没有核心产品,企业管理方面仅仅把制度当作管理,把处罚当作管理,而没有从公司治理结构、管理体制、管理制度文件、管理文化,在人力资源方面的招聘、培养、提升、稳定等缺少完善。
(三)疫情影响突出。近年疫情反复,餐饮业影响尤为明显,餐饮单位普遍面临房租高、人难招、收入低的压力,大多数餐饮从业者面临客流量减少,物料成本上升的问题,在坚持执行疫情防控要求的同时,政策性扶持较少,个别餐饮开业不久便关闭,有的餐饮店利润微薄艰难维系。
三、发展建议 (一)强化食品安全培训。通过现场办公、媒体宣传、网络评选等方式,探索、推广本土餐饮走出去,将优质资源、监管模式引进来。采用多渠道、多方式、多层面对餐饮从业人员加强培训,利用“XX阳光食品”APP、第三方培训机构等线上线下学习,切实提高从业人员主体意识、操作规范。推动餐饮企业HACCP、ISO22000体系认证。促进经营者转变经营思路、模式,积极探索网络餐饮“互联网+明厨亮灶+AI”双向监管,以堂食为基础,提高外卖送餐,加强线上线下同标同质,以口碑筑安全,维持运营。
(二)打造知名餐饮品牌。推动本土“XX卤鹅”“XX凉粉”“XX铺盖面”领域知名餐饮企业发展,依托区域产业优势,旅游资源,深挖“XX菜”“XX特色”文化底蕴,打造旱蒸牛肉、小罗卤鹅等一批知名餐饮连锁品牌。加大对餐饮业品牌的推介力度。积极加快研发新菜品,赋予新内涵,融合新文化。引导企业通过加大力度在相关的传统媒体、自媒体上进行营销,创办美食节、美食鉴赏会等活动,积极提升餐饮机构的文化品味。强化餐饮行业协会作用,加强餐饮业之间交流沟通,鼓励开展跨界合作,吸收借鉴其他地区、行业优秀经验。
(三)促进行业规范发展。优化餐饮开办服务,在餐饮单位设计施工前及时介入,确保场所规划、设施设备符合食品安全规范,避免重复投入。通过线上平台信息共享,打通不同地区间信息渠道。落实对餐馆经营者食品安全知识教育培训,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和应急操作能力,调动社会力量参与食品安全日常监督,提升群众食品安全意识。积极推动餐馆打造“文明餐桌示范单位”,通过政策宣传、适宜补贴等方式,以点带面,推动餐饮行业更好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Bze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