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中医养生保健知识

2022-12-25 20:58: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冬季中医养生保健知识》,欢迎阅读!
养生保健,冬季,中医,知识
冬季中医养生保健知识

一、起居

1、养成早睡晚起的起居习惯。冬季养生贵在空气新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冬季,保证充足深度睡眠时间是非常重要的。从养生学的角度上来讲,冬季适当地增长深度睡眠时间有帮助于人体阳气的潜藏和阴精的积存,让人体达到"平阳秘,精力乃治"的康健状态。深度睡眠时应注重防寒保暖,避免受寒冷风的进入境内袭击,从而引发感冒、呼吸系统等疾病。切记不要蒙头睡,应开小窗通风。 2、避寒就暖。冬季注意衣着保暖,室内和煦,预防寒冷风进入境内袭击,特别是注重脚的保暖;但是忌暴暖、过度的烘烤。外出时应注重手、足、头面部位的防寒保温,预防冻疮。 二、疾病预防

1、感冒和呼吸系统疾病。冬季气温变化莫测,温差较大或气温过低,空气干燥,是感冒多发季节。如果因着凉,导致免疫力下降,无力抵御,就会出现肺及呼吸道疾病,例如鼻塞、口干咽燥、咳嗽、发烧、咳痰及上呼吸道炎症、支气管炎、哮喘、肺炎等。特别是小儿、老年人、体弱及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病史患者更加容易再次发作。 三、食物

1、冬季养生应以食物养生为辅。多吃温热食物,少吃寒凉食物。传统的养生学中将食物分为温热、寒凉、平性三大类。由于冬季气候寒冷,所以人们为了御寒保暖,应多吃一些具有温热性子的食物,而少吃寒凉生冷食物。温热性子的食物包括糯米、板栗、大枣、杏仁、核桃仁、香菜、韭菜、南瓜、葱、生姜、大蒜等。 2、多吃一些润肺,滋阴,补液,生津的水果、菜蔬、豆类等食品,例如西红柿、柑桔、梨、葡萄、萝卜、大枣、芝麻、银耳、莲子、蜂蜜、红豆等。少吃辛辣食品,以改善脏腑功效,增长抗病能力。 四、精神

1、冬季精神养生。应以宁静为本,保养精力。在冬季应该制止各种不良情绪的滋扰和刺激,让心情始终处于恬淡宁静的状态,遇到事情要做到含而不露,秘而不宣,使心神平静自如,让自身的心田世界充满乐观喜悦的情绪。

2、心理调节。因为气候变化不定,冷暖交替,给人的生理、心理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必须注重心理上的调适,正确的把握本身,学会自行解脱,自我放松。可采取与伴侣交流、多参加户外活动及体裁活动等体式格局,来进行自我调理。 五、运动


1、冬季运动是很有必要的,冬天里运动自身消耗大,出汗少,运动者能更加适应出汗过程,增加运动强度。冬天气温低,空气相对洁净,呼吸道舒适,更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更能自然地加大运动量,加速热量的消耗。

1、冬季运动锻炼,应注意保暖防冻。晨起室外气温低,宜多穿衣,待做好预备活动,身体暖和,再脱去厚重的衣裤进行锻炼。锻炼完以后则要及时穿好衣裤,注意保温,尤其是冬泳后,宜立即用柔软、干燥的浴巾迅速擦干全身,擦红皮肤,穿衣保暖,避免寒邪入侵。 冬季运动注意事项 1、要在安全的强度下运动

所谓安全的运动强度,就是既不过强也不过弱。那衡量的标准该如何定呢?简易的方法是用心率去测定,以控制自己的运动强度。运动时心率达到以下适宜心率标准而又没有出现明显不适,那么这个运动的强度就是合适的安全的强度。 最大心率:220年龄。

运动的适宜心率:健康成人按照60%-85%最大心率的运动强度进行锻炼,效果较好。

如一个20岁的`年轻人,他运动的最大心率就是220-20=200/分,他运动的适宜心率是200×60%=120/(最多不能超过170/)。刚恢复锻炼时应从较小心率水平开始,如无不适再逐渐增加到适宜心率的较高水平。 2、要有合理的运动时间

对于年轻人和一般人群而言,晨练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对于老年人,尤其是患有呼吸道疾病、高血压、心脏病的患者,晨运并非最佳时间。

因为在早晨,人们的血压及心率往往呈现逐渐升高加快的过程,血液的黏稠度也高,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较高,故此不太适合有上述相关疾病的高危人群进行锻炼。而傍晚,则是一天之中最佳的运动时间。

经过白天的适应,傍晚运动时发生危险的几率大大降低,运动更为有效、安全。 至于每个人运动时间的长短则应以年龄、运动强度、运动目的等作为参数加以考虑。一般说来,每天少于5分钟的锻炼没有意义,大于一小时的运动对于中老年人或非体育爱好者则过量,平均一天30分钟左右的运动时间比较适合。 至于运动的频率,较普遍认为:一周运动一次,运动量不够,不可取;一周运动七次,容易过于疲劳且难以坚持,并不推荐;如能大约隔天运动一次,一周锻炼3次以上(最少3)则效果更好。 3、冬季健身选有氧运动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BaO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