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课外古诗词经典句荟萃

2022-11-15 00:04: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考课外古诗词经典句荟萃》,欢迎阅读!
古诗词,课外,荟萃,中考,经典
中考课外古诗词经典句荟萃

一、写咏史的诗句:

1、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2、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的小令《山坡羊·潼关怀古》 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4、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王安石《题乌江亭》 5、其人虽已没, 千载有余情。(陶渊明《咏荆轲》 二、含哲理的诗句: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4、沉舟侧畔千帆过,并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6、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等飞来峰》 7、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8、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三、思乡念人的诗句:

1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 2、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3、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4、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5、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6、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温庭筠《商山早行》) 四、写壮志的诗句:

1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步出厦门行>>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五、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诗句: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2、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李白的<山中与幽人对酌> 3、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六、春: 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 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 3、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4、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

5、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 6、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 七、夏:

1、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 2、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 3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 4、力尽不知夏,但惜夏日长。—白居易 八、秋:

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 3、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

4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5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 九、冬:

1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2、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刘长卿 3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 4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

5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 十、写含雨的诗句:

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4、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十一、写含月的诗句:

1、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 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5、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 《生查子?元夕》 十二、写含树的诗句:

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3、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4、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5、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滁州西涧》 十三、写花的诗句: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唐·孟浩然《春晓》 2、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唐·王维《鸟鸣涧》


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晋·陶渊明《饮酒》 4、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唐·王昌龄《采莲曲》 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南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6、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宋·王安石《梅花》 7、待到重阳曰,还来就菊花。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8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曰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9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十四、带“山”字的诗句 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3、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 5、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6、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7、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8、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1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1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十五、写“草”的诗句

1、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2、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3、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滁州西涧》 4、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设题角度:

(1)归纳内容要点:要求对选文具体内容加以概括。如作者从哪些方面写了什么,具体写了哪几件事,说明了哪些内容,文章向我们传达了哪些信息,等等。

(2)概括文章主旨:①直接概括文章的中心(或论点等)。②简谈文章给你的教育、启迪作用。③给文章拟定标题。以考查对文章内涵的把握和概括及对文本的整体感知能力。④概括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散文的分类。我们常见的散文有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叙事散文,或称记叙散文,指以记人、叙事、状物、写景为主的散文。以对人和事物的具体叙述和描绘为其突出特色,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例如,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鲁迅的《藤野先生》。这类散文,虽然也有风物、场景的记写,但它不是纯客观的记写,而是将内情与外物融合,表达一定的思想,抒发一定的感情。

抒情散文,或称写景散文,指以描绘景物、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的散文。这类散文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但通常没有贯穿全篇的情节,或托物言志,或寓情于物,强烈的抒情性为其突出特点。例如,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 议论散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它说理,往往借助于事例的简述,形象的描绘和感情的抒发来进行。文学色彩浓,但与一般的议论文不同:不需要逻辑推理,严密论证。随笔、杂感都属于议论散文。

3.散文的特点。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聚”“形散”既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又指结构自由,不

拘一格;“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散文写人写事都只是表面现象,从根本上说写的是情感体验。情感体验就是“不散的神”,而人与事则是“散”的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形”

4.阅读散文应注意的问题 1抓住“神”“神”就是作者在文中的情感体验,就是作者借助语言文字表的“情”达的“意”抓住了“神”即把握了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主旨。

2)抓住线索。线索就是作者将材料串联起来的“红线”或“寄托物”。明确了线索,也就基本理清了作者的行文思路理。线索有的是标题,有的是开头一句话,有的是文章中反复出现的短语或句子。线索有以时间为线的;有以人物活动为线的;有以情感为线的;有以事物为线的等。

3)理清结构。结构是作者安排材料、处理详略的外显特征。理清了结构,也就基本理解了文章的内容,分清了结构层次。理清结构可从句子入手,迅速辨别把握文章的总起句、中心句、过渡句总结句。

4)了解借景抒情、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象征、对比、以小见大、先抑后扬、前后呼应,以及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等表现手法,记叙、议论、抒情、描写等表达方式,学会鉴赏、评价文章的优劣得失等。

二、掌握散文阅读的基本步骤,琢磨答题技巧

1.思维的敏捷性是以思维的条理性为前提的,只有掌握了规律性的知识,才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的问题。考场散文的阅读一般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整体感知,把握大意。第二步,找准线索,理清结构。第三步,审清问题,确定答题区域。第四步,根据答题区域,精读文本,勾画关键语句。第五步,紧扣题干要求,组织语言材料回答问题。在组织语言材料进行表述时,一要整合筛选重要信息;二要剔除可有可无的字句;三要用词通畅精确,四要有分值意识。注意:尽可能用文中的句子或关键词语作答,实在不能时,也要紧扣原文意思作答。

①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考虑,可从它在文中的位置入手,结合表达方式等来进行。文章开头,内容:(议论、抒情句)开门见山,开篇点题(主旨)(描写句)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地点,渲染气氛,定下感情基调等。

结构:或总领下文,或埋下伏笔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或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等。文章中间,内容:(议论、抒情句)画龙点睛,点明事件的意义,抒发作者的感情等; 结构:承上启下(过渡)等。如果句子单独成段,还有强调的作用。 文章末尾:(议论、抒情句)点明(强调)中心,深化(升华)主题;

结构:照应题目,首尾呼应,使结构完整等。②还应考虑到句子所带的标点符号和使用的修辞手法的作用。如:句末带省略号,还有引人联想、思考的作用; 感叹句: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描写事物,表现了人物或作者的感情;

排比、反复:增强语言气势,强调了对象的特点,作者的观点、感情,加强节奏感等; 反问、设问:强调某些内容,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Aw0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