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以及治疗和家庭护理》,欢迎阅读!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以及治疗和家庭护理
作者: 夏园园林梅
来源:《中外医疗》 2011年第14期
夏园园1 林梅2
(1.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医学系; 2.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护理教研室 浙江湖州 313000)
【摘要】 为使人们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有全面科学的了解,从而达到减少类风湿的发病率,
有效缓解病人的痛苦。本文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治疗及家庭护理方面进行综述如下。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临床表现 治疗 家庭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1)05(b)-0149-01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简称类风湿,是一种以关节为主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1]。该病的特点以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的其他病变为主要表现[2]。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原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多认为是由于环境中的某一种未知的感染因素(病毒、细菌或其他微生物)作用于具有易感性的某些遗传背景的人,刺激机体发生免疫反应,导致免疫紊乱而发生本病[3]。据国外统计,人群发病率为0.25%。美国约有500~600万患者,日本约有100万患者[1]。在我国成人发病约有4千万人左右[4]。好发年龄为20~45岁。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男女之比约1:3[1]。
1 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表现
1.1 一般情况
有70%的病人为隐渐发病,开始时只有少数关节局部有轻微疼痛而全身症状不明显,病情发展较慢,交替的缓解与复发,逐渐加重。约有10%的患者呈急性发病,表现为突然发热,全身酸痛,乏力,关节呈红、肿、热、痛及功能障碍。
1.2 关节肿痛
表现为静息时或活动时关节的疼痛,一般疼痛程度轻重不一,但是剧烈疼痛比较少见[5]。临床上常见的疼痛有触痛、活动痛、自发痛。明显的触痛与自发痛常提示患者处于急性炎症期或病情发展较快且较严重[6]。类风湿病人关节周围还会出现均匀性肿胀,除炎症活动时局部一般不红。类风湿的关节肿痛一般为双侧对称发病,可以呈游走性,以后可以累及到多处关节[5]。
1.3 晨僵
类风湿关节炎病人早晨起床后,手发僵、握拳困难,活动后才逐渐好转,在医学上称这种现象为晨僵。最常发生在手部关节,其他关节也可受累。患者在急性期或病情活动期均会发生晨僵,持续时间和滑膜炎的严重程度成正比。
1.4 皮下结节
有15%~25%的病人可以在皮肤下触摸到0.2~3.0cm大小不等的结节,称为“类风湿结节”。类风湿结节多见于疾病的晚期。一般而言,类风湿结节的出现提示类风湿病情活动,但有时结节也会出现在关节炎好转的时候,与病情发展和关节表现不一致[5]。
1.5 继发性干燥综合征
在一部分类风湿病人中,可以出现唾液减少、口干、泪液分泌减少,眼干等一组症状,医学上称之为“干燥综合征”[5]。常表现为进食面包、饼干等干燥食物时感到吞咽困难,有时需饮水来帮助吞咽,同时经常有眼睛干涩、发红的感觉,有时感到有异物存在。
1.6 其他关节外表现
类风湿患者身体各个部位均可受到影响。如心脏受到影响可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肺部受到影响可出现反复咳嗽、休息时或活动后出现呼吸困难;神经系统受累四肢会肌肉无力、萎缩,部分病人会出现特殊的“腕管综合征”,表现为手部麻木、疼痛等症状;还有部分患者会出现轻度或中度贫血。
2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
2.1 症状较轻者
可采取保守治疗。如服用常规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金制剂、青霉胺、氯喹、左旋咪唑、免疫抑制剂等);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中药或中成药治疗;理疗(热水袋、热浴、蜡浴、红外线等);调整运动方式,增强肌肉力量等。
2.2 早中期患者
如保守治疗无效,可采用微创治疗。其操作便捷、见效快、痛苦小、并发症少。
2.3 重症患者
如上述治疗都无明显效果,可行滑膜切除术、人工关节置换术;若后期病变静止,关节明显畸形者,可行截骨矫正术。
3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家庭护理
(1)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患者,应卧床休息,同时注意体位、姿势。每日进行1~2次主动或主动加被动的最大耐受范围内的伸展运动。活动前应先进行关节局部热敷或理疗,缓解肌肉痉挛,增强伸展能力。
(2)饮食上要多食富含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纤维素的水果和蔬菜,如山药、扁豆、苦瓜、黑木耳等;不宜多吃高脂肪类食物和海产品。
(3)要防止受寒、淋雨和受潮,关节处要注意保暖,不要卧居湿地。
(4)对于急性期患者,不宜外出运动,可开展日常生活训练,如起床、坐立,或对受累关节做屈伸运动;进入缓解期后,可开展如握拳、甩手、踢腿等活动,并配合按摩和理疗;慢性期要安排适宜的、有规律的有氧运动,如散步、骑车、打太极拳等。
(5)家人要多与患者沟通,关心他们的痛苦和注意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努力控制不良情绪,保持心胸开阔,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增加治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段学忠.中西医结合专科病诊疗大系-风湿病学[M].山西: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0.
[2] 巩路.医学专家解答风湿病[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
[3] 郑守曾,杨晓晖.21世纪大众医疗保健丛书-风湿病[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0.
[4] 刘刚,黄晓勤.关节炎·风湿病防治问答[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0.
[5] 邹和建,邹耀红.类风湿关节炎与痛风[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8.
[6] 时德廷.风湿病的中西医诊治[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9.
【收稿日期】 2011-02-18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AtA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