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兴趣教学法在日语教学中的应用》,欢迎阅读!

兴趣教学法在日语教学中的应用
笔者在多年的日语教学过程中发现,启发学生对学习内容本身的兴趣及其重要。本文通过日语学习的背景发展以及对日语学习的几大流派的分析,提出引导学生学习日语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兴趣教学法。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指导学习,使能够系统的快速的掌握日语的学习,并产生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标签:日语;教学方法;兴趣教学法
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对外语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各个语种的学习需求中,英语虽然仍然是世界通用语言,但是其他语种的重要性也不断的提升,对外语人才教育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升。特别是现在“一带一路”的发展背景下,日本独资合资企业不断进驻中国市场,使对日语人才的要求也不断的提高。日语成为了英语专业学生所青睐的二外课程,但是就学习效果而言,掌握与英语语法系统完全不同的第二外语日语并不容易。如何能够更快更好的掌握日语,本文将根据笔者的经验与分析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从教学流派看二外日语教学
在探索有效的二外教学法之前,我们先对以往的二外教学流派做一个梳理。对第二外语的教学方法也有很多人进行了研究。一般来说第二语言教学法的主要流派有语法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视听法、认知法、自觉实践法、交际法。
语法翻译法:是以语法为基础用母语来教授外语的一种方法。具有以语法教学为中心,强调系统语法的学习,语言材料的内容以突出某种语法形式为准,以阅读和书面翻译为主的特点。
直接法:通过外语本身进行会话、交谈和阅读来教外语,而不用母语,不用翻译和形式语法,也就是直接学习、直接理解、直接应用。
听说法:又称”口语法”,”句型法”,”结构法”,”军队教学法”.这是一种强调通过反复句型结构操练培养口语听说能力的教学法.
视听法:一般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日常口语,如《基础法语》;第二阶段:就一般性非专业化话题而进行的连贯谈话;第三阶段:就有关专业化的话题而进行的连贯谈话。
认知法:以认知心理学为理论依据,重视感知、理解、逻辑思维等智力活动在获取知识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强调对语言规则的理解,重视语言教学中母语与外语的交叉对比作用,着眼于培养学生实际运用外语的语言综合能力。
自觉实践法:比较接近传统的语法-翻译法,与直接法相对立,偏重语言知识,过多地使用翻译和对比,忽视外语实践能力,特别是口语能力的培养。60
年代进行外语教学改革,创立自觉实践法。
交际法:交际法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采用真实、地道的语言材料,主张句型加情景来学习语言,鼓励学生多多接触和使用外语。
以上几种外语教学法只是几种有代表性的教学法,它们都是历史的产物。一方面它们反映时代对外语教学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反映时代对外语教学问题的认识和解答。作为一名语言教师,应充分了解每一种方法的利与弊,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材,不同的培养目标,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其长处,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兴趣教学法
通过研究以上二外的教学方法我们发现,教学方法虽各有不同,但制约因素基本上与智力水平、接受能力、学习方法及习惯、学习动机等有关。笔者认为学习动机在很大程度上能促使学生持续保持对学习的热情。特别是对二外这种非第一外语的语言学习,作为非主要专业,学习动机的激发更显得尤为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会极大的增加学习效率,高涨的求知欲也会使学生主动对知识进行探索钻研。教师应该想尽一切办法来为学生寻找和增加学习的动机和兴趣。
笔者经过总结和研究,发现要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主要抓一下几点:
1.维持师生关系和谐。良好的课堂互动,使学生被老师乐观积极的精神感染,对学生课堂认真听讲,积极参与有重要意义。在外语的课堂教学中涉及很多外国的文化和思想问题。特别是一些涉及国外思想的内容,老师可以从中抽取积极有意义的部分多灌输给学生,让学生在语言学习的课堂上也能体会到外国人在生活中积极探索,乐观面对的思考方式。这样既新鲜也更有教育意义。同时营造了积极的课堂氛围,学生和老师在学与教的过程中都能够在思想上得到成长和獲得新的认知。
2.树立明确学习目的。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其实对学习的效率具有消极的影响。盲目的学习会使学生产生迷茫和滞怠,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不断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可以按照日语的过级标准,鼓励这些学生以考级为目的学习。也许大部分的学生对自己的二外学习要求不高,只限于完成并取得学分的程度,对于这类学生更应该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习变成学生的主观需要。
3.注意上课讲究技巧。精彩的开场白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老师要掌握课堂提问的时机和技巧。提问是很好的课堂互动,但是如果过于刻板和频繁,会给一些学生带来学习的心理压力。掌握好提问的时机以及提问的内容,让学生自然的融入课堂的节奏中,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潜在的动力,进而为课堂教学创设一个良好氛围。另外对课堂内容的设计,如名人名言,当下实事,图片视频等都是常见的引发学生兴趣的内容,需要根据实事随时做出
调整,让学生感觉到课堂是活的,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
4.注重爱好学习双结合。初次接触日语的学生,一般都是对日本的电影,动画片,时尚,明星等感兴趣。那么就从这些入手,将这些学生喜欢的元素融合到课堂的课程中来,使学生能够时时关注话题动向,积极参与到师生互动中来也是一个不错的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的办法。这就要求老师也要关注这些相关的内容。紧跟这些流行元素的发展,和学生在这方面的信息水平尽量取得一致。这样会给学生带来强烈的亲近感,为了更加深入的理解这些流行文化,投入更大的精力去学习日语。另外来自于老师的信息和指导,会给学生更加积极的动力去主动挖掘流行元素,并在此过程中对第二外语产生学习的热情。
三.总结
总而言之,笔者发现在各种教学法中融入兴趣教学法,会大大提高课堂的吸引力。提高了学习效率的基础上,寓教于乐,学生能够在欢乐的课堂气氛中轻松的获取知识且印象深刻。切忌用呆板、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严厉的训导扼杀学生学习的兴趣。特别是二外教学中,学生的学期目标一般不明确,动力不足是普遍现象。所以老师必须针对这些现状施以对策。实践证明,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好日语的兴趣,是提高日语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所以在今后的教学探索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将新的教学发现融入到信息时代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将新技术和新设备新资源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将会是未来探索和研究的方向,值得我们一直探索和学习下去。
参考文献
[1]横山纪子.日本语教育法[M],日本:日本爱知会馆,2008.
[2]水谷信子.日本语教育法概论[M],日本:日本凡人社,2001.
[3]焦惠.英语专业二外日语教学法探讨,考试周刊[J],2009(23)
[4]魏进.英语专业二外日语教学法初探,教育与职业[J],2007(8)
[5]尹松.日语听力教学法的实证性研究[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Aob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