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第三章 婴儿心理的发展》,欢迎阅读!

第三章婴儿心理的发展
出生后的第一年,是儿童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也是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这个时期儿童的进步是非常明显的。
第一节婴儿的生理发展
一、身体的发育
(一)身高:平均每月增长3厘米以上,半年后有所减慢,每月增长1-1.5厘米。 (二)体重:1岁时可达9-10公斤,等于出生时的3倍。 (三)骨骼:2-3个月开始,脊柱的四个生理弯曲逐渐形成。
(四)肌肉:儿童逐渐能支撑住身体重量,逐渐能抬头、翻身、坐、爬、站甚至能走上几步。
综上应注意:骨骼仍易变形;肌肉比较容易疲劳;因此,可以让婴儿练习各种动作,但必须注意适时适量,不要过早让婴儿坐、站,每次练习的时间不宜过长。 二、神经系统的发展
(一)婴儿神经系统结构的发展——脑的发育比其他部位更快 1. 脑重增加:1岁儿童的脑重可达900克,比出生时增加1倍。 2. 婴儿的神经纤维开始了髓鞘化过程。
突触: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是信息传递和整合的关键。神经元通过突触来释放一种叫做神经介质的化学物质,从而使信息传递至另一个神经元。
髓鞘化:在胎儿期和新生儿期,神经元和神经纤维迅速被一层蜡质的磷脂所覆盖,称为髓鞘化。神经纤维的髓鞘化是脑内部结构成熟的主要标志。它保证神经冲动沿着一定的通道迅速而准确的传导。 3 髓鞘化进程
(1)感觉神经---运动神经
(2)大部分神经纤维的髓鞘化在出生后1-2年内完成。 (3)部分神经纤维的髓鞘化在2-3岁以后才能完成。
(4)一部分与高级智力活动直接有关的额叶和顶叶开始的更晚,大约7岁才能完成。 (二)婴儿神经系统机能的发展
婴儿神经系统机能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 皮质兴奋机能增强
a) 睡眠时间逐渐减少、清醒时间不断增加;
b) 婴儿形成条件反射比新生儿容易得多,也巩固得多。 2. 皮质抑制机能开始发展:大脑机能发展的主要标志之一。 皮质抑制:无条件抑制和条件抑制
无条件抑制:分为外抑制和超限抑制,与生俱来,产生于神经系统的低级中枢。 (1)外抑制:是指外界环境和机体内部的额外刺激制止了正在进行的活动。
(2)超限抑制:当刺激超过一定的强度或持续时间过久时,神经细胞产生疲劳,导致大脑皮层的兴奋性降低,从而进入抑制状态,称为超限抑制。
条件抑制:也叫内抑制,出生后逐渐形成的,只能产生于大脑皮层,具有三种形式。 (1)消退抑制:条件反射建立后,如果不再受到非条件刺激的强化,其信号作用就会逐渐丧失,而不再引起反射行为。
(2)分化抑制:条件反射形成初期,不仅条件刺激物本身有效,与之类似的刺激物往往也能引起反应,这叫条件反射的泛化。如果以后只强化原来的条件刺激物,而不强化类似的刺激物,那么对类似刺激物的反应就逐渐减弱或消失,这种只对条件刺激物进行反应,对相似刺激物不反应的过程就是分化抑制。
(3)延缓抑制:条件刺激物出现后,稍稍停一会儿再用非条件刺激物进行强化,这样,反应出现的时间便延缓了,这就是延缓抑制。 (三)条件反射建立方式的变化
婴儿期的条件反射,主要是在无条件食物反射和无条件防御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包括定向反射强化的方式;模仿的方式;动觉强化的方式,言语强化的方式。 1. 定向反射强化的方式
非条件定向反射是一种适应性的本能行为,以此为基础形成的条件性定向反射,即积极的定向探究反射,则是一种有目的的积极行动。
例如:一个不足3个月的婴儿,由于偶然挥动双臂时,摇动了系在其右臂上的拨浪鼓,自第3次响后,婴儿便开始有规律地摆动右臂(左臂不动)似乎在“探究”动作与响声的关系。 2. 模仿的方式
定向探究反射发展的基础上,儿童开始通过模仿来建立条件反射。 3. 动觉强化的方式
指用一种运动所产生的动觉刺激来强化这种运动与某种无关刺激物的联系的学习方式。
例如,每当客人告别时,妈妈总是一边说:“宝宝,和阿姨再见”一边摇动孩子的右手,这样多次重复后,一听到“再见”儿童就自动摆手。 4. 言语强化的方式。
语强化的方式总是和成人的表情、动作等其他因素共同起作用。
例如,当儿童摇手表示再见时,成人常常高兴地夸他“好宝宝”“真聪明”
第二节婴儿动作的发展
儿童动作发展包括躯体和四肢动作的发展。思维产生于动作,动作促进思维的发展。
一、动作发展的规律
(一)从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 (二)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 (三)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 (四)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
二、躯体和下肢动作的发展
尽管因营养和训练条件的不同,使儿童在动作发展的快慢上存在个别差异,但他们的动作都是依照抬头、翻身、坐、爬、站、走的顺序发展起来的,并且是交叉进行的。
三、手的协调动作的发展
手的动作从不灵活到灵活的发展规律: (一) 本能的抓握;其特点:
1. 没有目标,没有方向,偶然接触到什么就抓什么。
2. 手指配合不当,拇指和其余四指方向一致,整只手弯起来,好像大钩子,无论什么物体都
是一把抓。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AXv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