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方面出现的问题人教版》,欢迎阅读!

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方面出现的问题人教版
从新课程的教学来看,教师自身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新的课程理念与教师传统的教育和教学观念的矛盾、新的教材内容与教师旧有知识体系的矛盾、新的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的矛盾;而学生方面存在于活跃的思维方式和批判精神的培养、自主学习方式的培养、和作精神的培养等方面。具体反映如下一些方面: (1) 在课堂上经常有“对话”当做”问答“的现象。课堂教学“满堂罐”变“满学问”,“知不知”、“对不对”、“是不是”、“怎么样”、“好不好”等这一类毫无启发性的问题充满课堂,把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理解了庸俗化的问答,这种课堂上的一问一答,表面上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实际上却是用提问的方式在“灌”。
(2) 鼓励和夸奖的滥用。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但并不意味着对学生要一味表扬。在一些课堂上,经常有一些教师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地随意性表扬,也有的教师对新型师生关系到底是什么样还没有理解。正如一味惩罚不可取一样,一味表扬也是不可取的。对学生而言,过多的夸奖会导致上瘾,同时,过多的夸奖也会让学生习以为常,也可能导致学生的随意应付。 (3) 把“自主”变成“自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把时间还给学生。有教师上课便叫学生自己看书,没有指导、没有提示和具体要求,有学生一看到底;有的教师还提出学习内容由学生自己挑,如喜欢哪一段就读哪一段;学习方式由学生自己选,如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学习伙伴由自己挑,想与谁交流就与谁交流等等这是一种典型的自流式的学习方式,学生表面上获得了自主的权利,可实际上并没有做到真正的自主。
(4) 有活动没体验。课堂上经常有一些为活动而活动的现象,学生在课堂上一会儿忙这,一会儿忙那,教室里乱哄哄,这种活动动手和动脑相脱节,目的性差,没有体验与反思,应该说是一种无效和无价值的活动。
(5) 合作有形式而无实质。一些课堂上老师片面追求小组合作这一学习形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进行认真设计。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甚至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都要在小组里讨论。讨论的时间有时也没有保证,有时学生还没有进入讨论状态,小组合作学习在老师的要求下就结束了。老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是一个引导者,学生处在一个被动式的讨论
1
中。对学生而言,如果小组合作学习没有组织引导好,往往就会缺乏平等的交流与沟通,结果往往是优秀者的意见和想法代替了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与想法,学习差的一些学生就会变成陪衬,更多的时候他们是听众,在小组汇报时他们的意见也往往被忽视。
(6) 探究的泛化和神化。新课程倡导在各课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探究学习。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学科知识都适用于探究性的学习方式,那种体现事物名称、概念、事实等方面的陈述性知识就不需要学生花时间去探究,靠听讲、阅读、理解等方式就能掌握,无需探究的问题却要去探究导致了探究的浅层化和庸俗化。
(7) 贴标签式的感情、态度、价值观教育。凸显感情、态度、价值观教育是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和基本特征,然而一些教师对到底如何处理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显得有些困惑,不知道如何有机的体现三者,所以出现了一些课堂上教师脱离具体内容和特定情境,孤立地、人为地、机械地、生硬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实际上,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是可以直接或独立教授的,而是只有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融为一体才有生命力的。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A8C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