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感统培训学习心得范文两篇

2022-10-29 19:23: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教师感统培训学习心得范文两篇》,欢迎阅读!
幼儿教师,范文,心得,培训,学习
幼儿教师感统培训学习心得范文两篇



幼儿教师感统培训学习心得范文两篇

感觉统合是指脑对个体从视、听、触、嗅、前庭等不同感觉通路输入的感觉信息进行选择、解释、联系和统一的神经心理过程,是个体进行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的基础。今天,为大家带来了两篇幼儿教师感统培训学习心得,欢迎阅读! 幼儿教师感统培训学习心得一:

20171月份,我第一次踏上郑州培训学习之旅,我想每一位来这里的学员第一次肯定是激动的、兴奋的、满载希望的,当然我也是!

经过两天半的亲子培训过后,我们迎来了动感十足的感统训练课程我内心别提多高兴了。我喜欢跳舞,喜欢做一些有挑战性的动作,更希望自己灵活的四肢可以在这方面得到很好的发挥。所以我对感统课跃跃欲试。

课程开始之前,主持人李宁老师给我们提示了几点,其中有时间的把控。我非常喜欢李宁老师的专业态度,她说话风趣幽默,但工作上干练,严谨自律。把时间把控得严格是对每一个学员和老师的尊重。只有高标准才有高效率! 还有句话,没有过硬的理论知识就没有专业的实操!政论家邹韬奋说过:理论是实践的眼睛。

首先就是我们的韩金静老师为我们详细的讲解感统综合训练的三大部分:庭觉,本体感,触觉。

通过韩老师给播放的PPT结合理论知识我能够清楚的给一个孩子做出测试,了解他哪方面不足。

现在我明白自己班级的孩子为什么写字的时候为何总写不到田字格里,因为他前庭觉失调。之前和家长沟通的时候,很多家长都觉得等孩子大点了就逐渐好了,这其实是错误的想法。孩子小时候的失调会一直影响到成年,比如某些孩子幼时四肢协调性不好,长大后其身体协调性也不会好,身体素质相对同龄人还会有很大偏差,尤其在体能运动如篮球、足球、排球等项目中体现尤为明显,从而无法和同龄人参与很多活动。

现在我有了这些专业知识,可以跟家长很好的沟通,告诉家长,他的这种现象是为什么会有的,对他以后有什么影响。 韩老师的授课方式我也很喜欢,她大方得体,会和学员们有很多的眼神交流,让我感到很亲切,会很愿意去听她上课,感觉听课也是一种享受。我想这也是跨世纪总部家人们身上独有的魅力吧。我觉得我需要历练,磨去棱角,使自己变得圆润,让任何事物都愿意接近。培训期间十分紧张,韩老师几乎在课堂上没喝过水,在这里说一声“谢谢您,您辛苦了。”

意大利艺术家达·芬奇曾说过:理论脱离实践是最大的不幸。

接下来呢,感统失调的每一个部分都会由李宁老师为我们展示器械的实操。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李老师做大滑梯器械操作展示的时候的专注力,还有她做每项器械运动时都感觉她好有力量感!

其实在参加培训感统之前我就在其他资料上了解过感统课,看到那些器械我第一感觉就是很好玩,很有意思,看着也不难,做着应该也不难。 于是我积极参与李老师的实操课,事实证明我的体力太差了。做完一项运动我就开始冒汗,四肢无力,心跳加速了。好可怕,真的应该多运动,没有强魄的体质,如何培养出茁壮的树苗。每项器械都会带给我不同的感受,有的虽然不能

1


漂亮的完成,但每一项运动我都很开心。感谢李老师辛苦的付出,谢谢你! 我们都知道,玩,是孩子的天性。相信我们的宝贝们也会在这种快乐的氛围里发展他们的各方面能力,快乐的成长。

通过参与器械实操,我更深刻的体会到了理论知识的内在。这就是那句话,我听了,我就忘了,我看了,我就能记住。我做了,我就能理解。

我相信,感统学习不仅止步于这次培训,当我们课程结束后,更多的挑战还在后面,更多的新知识还在等着我去发现,去创新!

感谢韩老师,感谢李宁老师,真诚的对你们说一声,你们辛苦了! 新年之际,送个祝福给我们跨世纪教育:桃李遍天下,芬芳满乾坤! 幼儿教师感统培训学习心得二:

最初认识感觉统合的概念,是在园区的感统测评周活动。

那时,对家庭教育热衷的我被它深深吸引,在某些方面有着共鸣。

比如,过度保护,包办等不当的家庭养育方式,会导致儿童出现感统失调。 之后学我习了感统的相关理论,也带了将近一年的感统课程 整个过程下来,我对感统的认知从刚开始的充满好奇到慢慢了解,再到后面变成了质疑。

质疑的地方,在于上课的形式。

一对一的训练,机械式的重复平衡、协调、触觉这些项目,甚至在孩子没有指令性的时候强行要求。效果是有体现出来,但只能说明熟练了,并不是由内而外的改变!

就这样一边矛盾却又一边坚持着,因为市场上的很多测评系统里都有感统的存在,我相信它的存在一定有它的价值。

对我而言,我需要的是更深入的了解它、懂它、信任它! 很幸运的是,通过朋友的介绍了解到惠心千爱感统体系。 从第一次踏进这里,带给我的感觉就是踏实。

更有幸的是能够加入这个集体,有更多专业上的学习 王老师的理论课程让我领悟最深的有三点:

第一,感觉统合训练不是神经末梢机械式的训练,它训练的是脑神经。爱和尊重,睡眠,营养和足量针对性的感觉统合训练是一个人身心健康成长的四个条件。

第二,感觉统合训练课程的设置是有理论依据的。皮亚杰的认知理论蒙特梭利的成长敏感期理论爱尔斯的感觉统合理论维高夫斯基的鹰架理论和迦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这一章节的出现让我更加确定了第三点,感统是一件很专业的事,它是教育生理和心理三方面信息的整合,对训练师和测评师的专业素养有着特别的要求。 三个下午的实操课更是很棒的体验,验证了连续性的刺激对人身体状态的改变,也让我们每个人都更了解了自己的身体状态。 在感觉统合的世界里,每个人都能找到行为背后存在的原因,对于每个行为也都有着个别化针对性的训练方案,这是很棒的地方! 培训的补充资料很实用,有四个感统年龄阶段的训练方案,这些真的丰富了我的脑神经,原来不用这些教具也一样可以做出许多感统方面的练习。 说到这,不得不想起王老师最后说的那个知识点——玩游戏训练师要有与物互动,与境互动,与人互动的能力。

随时随地,拿到任何东西,碰到任何人都可以做感统的练习。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A57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