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我的动物小说观(二)》,欢迎阅读!

《我的动物小说观(二)》
摘要:凭我的直觉,小说与童话的区别只有一条,那就是童话能以奇幻的想象打破生活的常规逻辑,赋万物以灵性,有的译本把这本书定为小说,有的译本把这本书定为童话,有的译本又说是动物故事,真是一笔糊涂账,骡子虽然没有驴那么有耐力,那么勤勉听话,可以让人倒着骑,但骡子比驴高大魁伟,负重驮远,爬山涉水,力大无穷,这些长处也叫驴自叹弗如
我不记得是在哪本书上看到过这么一个观点:童话是小说的童年。我觉得这么说不够意思,不管童话发展初始与小说是一种什么关系,就目前状况看,童话已结结实实成为儿童文学领域里影响最大、读者面最宽泛的一个独立品种,小说再发达,也无法取代或动摇童话在儿童文学界独领风骚的地位。但往深里琢磨,较之儿歌、儿童诗、散文、戏剧,童话与小说在形式上要近得多。小说和童话在行文表达上几乎没有什么差别,也需要曲折的故事情节,也需要深邃的思想内涵,也需要塑造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小说的所有表现技巧,只要掌握得适度,就可以在童话创作中发挥作用。凭我的直觉,小说与童话的区别只有一条,那就是童话能以奇幻的想象打破生活的常规逻辑,赋万物以灵性;小说则不能将一粒豌豆眨眼之间变成美丽的公主。但就这一条,也经不起用极端的例子进行轰击,比如《西游记》,无论怎么打马虎眼,故事情节也不符合生活的常规逻辑,其内在的艺术特质用现代标准来衡量,归类于童话似乎要更贴切。然而,《西游记》却是有定评的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再举世界超时空童话大师安徒生为例,那篇脍炙人口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我看不出有多少童话格调,倒更像一篇优秀的儿童小说,然而,各种选本的《安徒生童话集》都毫不犹豫地把这篇作品收录进去。
小说和童话究竟该如何界定?我有个大胆而又糊涂的推论:小说与童话虽是两个平等而又独立的文学种类,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套一句生物分类学上的术语,就是同科不同种。打个蹩脚的譬喻,就像马和驴,粗略一看,还真差不多。马能骑,驴也能骑;马能拉套,驴也能拉套。 是马是驴,拉出来走一遭才知道。
奥地利的菲利克斯·萨尔登写了本名叫《小鹿班比》的书,里面的鹿不仅有感情还有思想,不仅有思想,还会开口说人话,但又严格地把握住鹿的生态习性,读起来觉得班比既像是鹿,又不像是鹿,姑妄称之为人鹿。有的译本把这本书定为小说,有的译本把这本书定为童话,有的译本又说是动物故事,真是一笔糊涂账。但不管是什么,这本书是声誉很高的儿童文学传世之作,却是确凿无疑的。另有一位英国作家理查斯·亚当斯,写了本《兔群迁移大战》,堂而皇之地标为“新动物小说”,我随便浏览了一下,那些野兔不仅可以进行人类的高级思维活动,
.
而且有流畅的语言功能,似乎还懂白朗宁、托马斯和莎士比亚。这已经不是人兔了,而是兔人。但这并不妨碍这部作品在出版当年就获得英国最高儿童文学奖——卡内基儿童文学奖,成为一部畅销不衰的儿童文学名著。
是马呢?还是驴呢?我看倒像是马与驴交配繁殖的后代——骡子。骡子在生物分类学上是没有什么地位的,但这并不曾削弱骡子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我是行伍出身,行军打仗时凡有拉炮驮给养的差使,士兵们最愿意用骡子。兵营里谈起替代脚力的牲口,称之为骡马,从不倒过来说。骡子虽然没有马那么善于奔驰,但也没马那么娇贵,骡子好调养,能吃苦,任劳任怨,这是马所望尘莫及的。骡子虽然没有驴那么有耐力,那么勤勉听话,可以让人倒着骑,但骡子比驴高大魁伟,负重驮远,爬山涉水,力大无穷,这些长处也叫驴自叹弗如。 骡子所以有这般能耐,因其是马与驴杂交的产物。
在遗传学上,很忌讳近亲繁殖,因为近亲繁殖会使物种退化。两个个体血缘相隔越远,结合后生的后代就越强壮,这是杂交优势。 在儿童文学创作中,也不妨来点儿杂交。
说实在的,作品只要写得有内涵、有新意、生动有趣,究竟是童话还是小说无关宏旨。假如一位童话家一味想使自己的作品更像童话,假如一位小说家古板地把自己框定在小说模式里,并不一定就是好事,种倒是纯了,味却容易旧。我想,倒不如在写小说时大胆地引进童话机制,在写童话时有意识地实验些小说做法,不必太拘泥“礼法”,不必太顾虑体裁分类,杂交串味,互渗互透,非小说非童话,非马非驴,倒有可能培育出新的品系。说到底,文学就是要出新。 回过头来再谈我的动物小说。评论家批评说像童话,我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说我的动物小说像童话,无非是指我小说中的动物角色虽然严格地按照生物属性没让它们开口讲人话,但所思、所想和所感确实超出了动物脑细胞的活动能力,进入到了人类的高级思维层次。如长篇小说《一只猎雕的遭遇》里那只名叫巴萨查的金雕,比人还懂善恶美丑,既像雕,又不像雕,算人雕吧。好坏任人评说,我觉得这样写挺来劲,挺顺手,挺出情绪的,我就决定照这样写下去。或许真有那么一天,我在稿子标明体裁的地方把小说两字剜了去,补上童话的标签,变变口味,新鲜新鲜。
历经二十多年的创作实践,我有一个深切的体会:动物小说之所以比其他类型的小说更有吸引力,是因为这个题材最容易刺破人类文化的外壳、礼仪的粉饰、道德的束缚和文明社会种种虚伪的表象,可以毫无遮掩地直接表现丑陋与美丽融于一体的原生态的生命。随着时代的变迁,.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9uc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