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执拗期处理方法

2022-08-16 10:12:2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岁执拗期处理方法》,欢迎阅读!
执拗,处理,方法
攀攀妈遇到的麻烦:

外公:看吧,都是给你惯出来的,早我就说过了你这样下去是不行的!这还了得,你们小时候敢这样我就要你们下跪。…… 舅舅:妹,你这样是不行的。你看攀攀根本不怕你们两个,你们一点威信都没有。打她一顿再跟她讲道理。现在不打到几时打,6岁以前的事她是不记得的。

舅妈:她哭就让她哭,你不要理她,看谁拗得过谁!……

老公:不能打,还是会留阴影的。但她的教育也有问题太教条了,每天都上网看那个什么李跃儿教育。我都说每个小孩的个性是不一样的。不能一味照搬。一味的给她自由、尊重、平等。去了幼儿园人老师会这样吗?到时她发觉外面的世界根本跟家里不一样,她怎么去承受?

大姨:我才没妹妹的脾气那么好,要是我早打了。你看现在健仔多听话啊!

二姨:妹妹现在简直是走火入魔了。还花800元钱去听了两天那个什么孙老师的课呢,还跟攀攀说乖也爱她,不乖也爱她。 我:我的方法还有欠缺,我还在不断的学习中。但我知道肯定不能打,你打她就等于教她以暴制暴。要以理服人呀,打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就算暂时服从了也是因为惧怕。大人都会犯错误,何况小孩?

我说一句大家就你一言我一语的又开始新一轮的教导。简直就是一个对我的批判会。没有一个人支持我的观点。

谁也说服不了谁。话是越说越糊涂。我想要是我有巴豆的智慧该多好啊!其实,我自己也困惑,我知道攀攀现在是自我意识敏感期,一定要坚持她自己的意愿表现她的力量,可是现在她变得不听道理了,只按着她自己的意愿行事。

一方面我觉得要保护好她的自我意识,才能成长为一个有强大内心力量的人!一方面我也觉得不能一味的让她想怎么就怎么。每次发脾气还老摔东西,而且她绝不妥协。立规则好像挺难的,我知道在育儿道路上我又遇到难题了。好想知道,如果是巴豆遇到这样的情况会怎么处理的呢? 回复:

你不为眼泪所动,但是请注意场合,大庭广众之下,攀攀哭闹一定会引起连锁反应,亲人们就可能会“批

斗”你的教育方式。此时,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亲爱的,我们出去解决问题。”,抱攀攀到外面去,少了旁人的干扰,你可以更好地给孩子倾听。等你们解决完了,再开开心心地回来。

执拗敏感期中的孩子,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情,一旦遭到限制、拒绝,他就会暴发强烈的情绪,发脾气、哭闹。唯一的办法就是:让他自己做。当然这是在不破坏规则的前提下。

第一次面对规则的孩子,尤其是这个时期的孩子很少会自觉自愿地遵从,冲突是无法避免的。如果你妥协,孩子就无法认知规则,要知道规则常常与自我意愿相对立。那么究竟应该给孩子制定什么规则呢?我想还是根据你们家庭的情况来决定。

可乐妈:

说到孩子哭闹,情况太复杂了,我仅仅讲执拗期孩子的哭闹情况,当执拗期的孩子开始哭闹的时候,最应该关注的不是孩子的情绪,而是我们成人的情绪,我们并不需要特别理解孩子为什么哭闹(巴豆的话),我们只需要克服自身的焦虑,给孩子自我调整和修复的机会。

因为我们传统的理念里面,孩子哭闹是不对的,是对我们权威的挑战,是不懂事的表现,虽然我们可能会接受一些科学的理念,理解这个时期孩子的哭闹是正常的,但是对我们有些人来说仅仅知道是正常的,还不足以克服我们自身的焦虑,因为我们总是在想,这个正常的界线是什么,他是不是已经超出了正常的范围,已经是在胡闹了,我这样会不会给孩子养成什么不好的习惯……

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开窍的,实际上孩子就是在这些哭闹中成长的,这些哭闹对孩子来说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如果我们处理的好,对孩子来说是受益终身的事情,只要我们成人给孩子克服自身不良情绪的权利,孩子就会在这些哭闹中慢慢学会克服不良情绪,而且越来越会自我调整,如果我们指责孩子的哭闹,孩子就会和我们对着干,最


后是两败俱伤,我们可以试图找些事情去做,适当的离开一下(告诉孩子他需要的时候随时可以叫你),或耐心等待孩子情绪的平复,情绪平复后的孩子很容易回到正常的生活状态中来

总之,执拗期的孩子的孩子不适合简单的拒绝和反复的讲理,不是特别原则性的东西,不要担心权威的受损,还是应该尽量不要直接冲突,如果她拒绝穿袜子,就不穿好了,等她情绪转向其它的地方的时候再给她穿袜子就会很容易,而且晚穿一会袜子在任何生理和心理上都不会有什么不良的后果。我一个朋友说过一句话,即使我们不懂蒙氏,即使我们不读书不学习,我们只要记住一句话,宝宝妈妈怎么舒服,怎么来就好。

宝宝“执拗”小对策:

1.创建和谐、温馨家庭氛围,促进宝宝积极情绪、情感。 2.避免正面冲突,非重要问题给些让步。 3.转移目标、分散宝宝注意力。

4.重要问题给些“约束”,不能无原则的迁就宝宝的“无理要求”

当孩子哭闹、发脾气、愤怒时:

1.不离开他(这是最重要的),可以的话挨近孩子,拥抱、抚摸他。 2.不劝他、不批评他、不教育他,这点比较难,但尽量做到。 3.保持冷静,态度要温和,认真。

4.让他尽情的哭,因为这是孩子最直接的发泄方法。 5.等他哭完后,再做安抚和劝导。

在平时生活中,对宝宝多一些认同与赞许,少一些禁止、责骂和处罚。让宝宝体会到他可以和你一起讨论事情,将来就不必再用反抗的情绪和行为强迫你让步。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9rt.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