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陆机《赴洛道中作》古诗词阅读理解及译文

2022-11-19 17:04: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西晋陆机《赴洛道中作》古诗词阅读理解及译文》,欢迎阅读!
西晋,古诗词,阅读理解,译文,洛道中
西晋陆机《赴洛道中作》古诗词阅读理解及译文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各题。

赴洛道中作 (晋) 陆机①

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广。振策陟崇丘,案辔②遵平莽。夕息抱影寐,朝徂衔思往。 顿辔倚嵩岩,侧听悲风响。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抚枕不能寐,振衣独长想。 【注】陆机:西晋文学家。出身东吴名门,东吴灭亡后退居家乡,闭门勤学,后被迫离开家乡前往京城洛阳。案辔:案,同。按辔,手抚驭马的缰绳,任马慢步行走。 1.按照提示在横线上填写内容。

振策陟崇丘的意思是①____。在《出师表》中,有句子写道:宫中府中,①____陟罚臧否,①____其中意思是①_____ 2.下列有关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广紧扣诗题,概括写自己远游中历经了艰辛的跋涉。 B振策陟崇丘,案辔遵平莽写诗人行程的风尘仆仆,流露出漫漫行程之后的释然。 C顿辔倚嵩岩,侧听悲风响句用来修饰风,突显诗人情感中的孤寂和落寞。 D.全诗写赴洛途中所见,借崇丘、悲风、清露、明月等来表达身在旅途的独特感受。 3.陆机曾说:诗缘情而绮靡。意思是诗歌重在抒发诗人情感,且应注重文辞华美。请从这个角度赏析诗句夕息抱影寐,朝徂衔思往

4.诗中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描写了周围幽雅清丽之景,结尾却转而抒发不能寐”“长想之情,如何理解这样写的效果?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

1登、上 俱为一体 不宜异同 提升、提拔 2B

3.答案示例1:前句写晚上休息时孤零零地抱影而寐,可见诗人无人与共,对景自怜的孤独;后句写早晨起来怀着悲伤再次登程,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内心充满无法排遣的浓重乡愁以及对前途未卜的担忧。

答案示例2:这两句诗使用了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将难以触碰的写得有形有质,成为漫漫旅途中仅有的伴侣。抒情主人公在夜晚守着影子入睡,在白天满怀忧思前行,这幅万里独行图正体现出他的孤独和思乡的忧伤。在文辞角度,”“对比,两相呼应,


抱影寐”“衔思往结构工整,对仗严谨,精致凝练。

4不能寐”“答案示例1皓月明朗、清露滴落这样幽雅清丽的景致是诗人眼前实见,长想则是诗人思念家乡而且前途未卜时内心忧虑的反映,这样写表明美景不能抚慰诗人内心的忐忑不安,反而加重了此刻诗人的惴惴不安与伤感之情,同时也使诗意富有变化意蕴更为深远。

答案示例2:采用反衬手法,以乐景写哀情,使哀情更加突出。清洁的露水,闪着白素的清辉,一点一点滴落着晶莹的水珠,月光是多么的明亮,照得人无法入睡。清辉勾起诗人无限的思绪,他辗转难眠,只好穿上衣服,面对着清冷的月亮在静夜中苦苦思索。 为古诗中的常见意象,也更加突出了作者远离家乡、无心赏景、只剩愁思绵绵的孤苦心态。这样以乐景写哀情,使哀情更加突出而又饶有余味。 【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诗歌词语的含义以及名句默写的能力。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关键要结合语境。高考名句默写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俱、不宜异同。

从字形来看,字的左耳是表示山丘的;右边的是两只脚,合起来表示。在 振策陟崇丘中用这一本义,结合语境译为登上。在陟罚臧否中,用登高的引申义奖励,与罚字表示的惩罚相对,陟罚臧否就是奖惩善恶

2.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B项,漫漫行程之后的释然错误。在风尘仆仆,高山莽原之中,并没有提到释然情,只有孤独和忧愁。

故选B

3.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的能力。赏析词句,首先要明白该句在词中的意义,即解说或概括词句内容;其次要看词句有什么特点,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当然任何赏析都离不开词的主旨,即词人的情感,所以一定要分析词句中包含的情感。本题应从诗人抒发的情感和华美的文辞两个角度进行赏析,所以要找出抒情方式。夕息抱影寐,朝徂衔思往可以界定为情景交融,而文辞华美主要体现在结构工整,对仗严谨。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9qT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