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2022-11-16 20:18: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主要做法及成效》,欢迎阅读!
党校,成效,教育培训,做法,干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作者:付刚

来源:《中文信息2016年第11

要: 党校教育培训工作就是根据党的建设发展方向,综合考虑各阶段主要任务,以党的思想为核心内容,培养党内骨干人员,统一他们的思想觉悟和能力素质,充分彰显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和党的先进性、模范性,最终起到社会带头作用,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目标。

关键词:教育培训工作 党校干部 启示 成效 优化路

中图分类号:D26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1-0353-01

阜南县目前正处于厚积薄发、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全县都在以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以及大开放和谐发展作为未来发展目标任务,希望早日实现县委所描绘的伟大蓝图。党的十八大以来,阜南县正处于共奔小康社会的快速发展道路上,所以县内党校一定要承担起武装理论思想、强化党性修养、坚定信念、求真求实的教育任。着力改进工作作风,立足于工作实际走科学发展道路,构建针对县内中心大局和农村基层的双向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质量,并期待收获满意成效。 一、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现状

阜南县党校是阜阳市发展较好的县级党校之一,该校长期以来在工作实践中确立了教学立校、科研兴校、人才强校、从严治校的办校方针,一直以来紧密围绕县委、县政府以及市委来展开工作任务,充分发挥了党员干部培训主阵地的良好教育作用。每年都致力于大规模培训党员干部、大幅度提升党员干部队伍素质的教育行为当中,全面促进了阜南县的经济社会展进程,为县内乃至阜阳市社会稳定都作出了巨大贡献。

当然,在多年的教育培训工作实践中,也发现了党校在培训需求方面存在明显调研力度不足,培训需求体系层次不够丰富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导致县内干部教育培训宏观要求无法被实现,个性化发展力度不够。另外,像课程内容吸引力匮乏,缺少针对党性道德、领导素质能力、技能及相关政策法规的相关培训内容也一直被党员干部所反馈提出,希望党校在这些方面完善教学内容及方式,并构建一套可行性的激励约束机制,激发党员干部更主动参与到党教育培训工作当中,为党校教育活动添加活力。为此,阜南县党校也会在每年春秋两季组织为期一月以上的全县科级干部培训班,希望通过提高县内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来达到各项工作全面争先省内十强的现实目标,在思想政治头脑武装下推动县内经济社会良好发展[1]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主要做法及成效

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应该突出以人为本、积极创新思想理念,贴合实际,全面提升训水平对策。要从培训思想观念指导、协调机制、教学改革三个方面来强化培训工作做法,实教育优化。

1.思想观念指导层面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及干部能力建设需求,阜南县党校应该更新自身培训理念,强化思想指导,将按需施教名校名课作为主导理念,改变传统党校办学思想观念,做到全面迎合时代发展步伐的教育指导。

1.1按需施教,即从传统的按计划培训逐渐转变为按需求培训,从传统的统一无差别培训逐渐转变为适应各级各类干部进行多元化培训。换言之,就是要提高党校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做到以人为本,以干部的实际需求作为主要导向,构建一套民主自由的干部教育训体系。但值得注意的是,按需施教并非是党校为党员干部提供一切他们想学的内容。为此,阜阳县党校就要作出规定,党校不会提供党员干部不想学习的内容,但在理解按需施教时,它所谓的就应该指代地方政府对党校培训的党员干部所提出的实际学习要求,它应该主要包括以下四点:县级以上政府对党员干部队伍所提出的总体要求、党员干部成长规律的客观要求、干部个人履行职务的岗位要求、干部的个性化发展要求。从这四点要求出发看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法,就是解决按需施教中诸多问题的根本。

1.2要树立名校名课理念,阜南县党校一定要力图打造自身在县内、市内以及省内的知名度,也让党校教育社会中产生极大认同感,发挥其应有的地位与作用,与社会环境、党内建设环境相互适应。目前,还有一些党员干部对党校系统内部的教育内涵及特点不甚了解,实际上在多年的党校教育实践活动中,早已积累并形成了一套完善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品牌,所以党校在理论教育方面具有极大优势。再配合近年来校内专职教师党性修养的不断提高,党校也纷纷构建了党史党建等学科教学体系,为党员干部推出了更多高理论水平、高实践指导价值的精品课程,实现了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为党校奠定了名校名课的美誉。 2.协调机制层面

党校机制协调也要从两方面着手实现教育途径优化,一方面是要发挥党校体系系统优势,为上级党委和地方党校党委形成联通协调渠道,提请党委重视地方党校工作,并同时解决协调一些下级党校在办学发展层面所存在的某些问题。 另一方面,要做到对市委组织部主管部门引导作用的强化,要参照市委组织部做法,就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制定全年规划,同时与财政、纪委、党校、教育部门等形成协调沟通机制;也要对综合性教育工作中可能存在的矛盾进行有效协调。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9m9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