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英语论文翻译感悟》,欢迎阅读!

英语论文翻译感悟
这次专业英语论文的翻译可以说是让我收益良多。我以前读英语学术论文的通常做法是把一个句子拿翻译软件先进行翻译,然后经过自己的加工去理解句子的意思,但那是仅限于读懂句子大概在说什么,而要把它翻译成规范的书面语则又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感觉,我要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找到合适的词语把他的意思准确地表达出来,而学术英语有个特点就是它的好多词汇与我们日常英语的意思不大相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我的翻译造成了困难。我在翻译的过程中也走了不少弯路,第一个就是在翻译时容易脱离上下文,虽然在一开始我就告诉自己要从整体上去把握文章的意思,但是由于文章篇幅较长的缘故,我总是不知不觉中脱离上下文,把这些句子孤立成单个部分来看,导致所翻译的句子与原文所表达的意思有很大的差别。二是逐字翻译时,通过谷歌翻译查阅一些不懂的字词翻译,把英语词汇对应的汉语搬出来,而没有将原文的真意准确、生动地表达出来,这对理工类论文的翻译是非常致命的。三是在翻译某些句子时很呆板地按照英语的语序翻译,英语与汉语句子成分以及词序的排列经常是不同的,如果要翻译成比较流畅合乎汉语表达规范的句子,需要把句子在前后次序上加以调整,有些句子则需要增词或减词以符合文章的原意。
通过这次翻译让我意识到理解是翻译的第一步。理解是对论文中语言现象、逻辑关系、文章所描述的对象等几个方面的理解。可以通过对上下文句子的理解,把句子中的一些词语、词组、惯用法具体含义的选择缩小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在翻译过程中对于不同境地的转折连词或者是语序的位置都要考虑其前后正真所连接的两个成分。其次是遇到比较长且复杂的句子时可以进行句法结构分析。英语句子受严谨的主谓框架结构和严谨的时态、语态等曲折变化,以及复杂的从属结构和丰富的非谓语及介词短语等表达手段的影响,因此有的句子非常复杂,句中有句,而且有时候很难判断某些连词前后到底连接的是那俩个对象。因此,翻译文章时要对英语嵌套的结构进行拆分,在句子内部的顺序上做一些调整,使其在结构和意思上通顺。
对论文研究工作的看法
对于一个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我们可以通过吉布斯自由能来判断,即∆G=∆H−T∆S,由文章可知,∆G=+71KJ/mol,一般吸附反应由于表面限制的作用,其∆S<0,因此由上
面算出的∆G>0,而要使得反应自发进行,要满足∆G<0,这与已知的相矛盾,因此,作者提出了一个假设,即这种吸热的、熵驱动的吸附行为与赤铁矿表面UVI吸附时的铀离子水化和界面水结构的重组有关,水分子从表面和铀配位球的位移增加了熵。并且,这篇文章通过建立表面络合模型(SCMs)来量化温度对特定吸附反应的影响程度,提供了一种在25°C以外的温度下估计吸附平衡常数的方法,从而使得对环境中的铀行为进行更准确的预测。总的来说,这项工作对驱动金属-离子吸附反应的热力学提供了基本见解,并为改进预测环境中UVI吸附的地球化学模型提供了所需的特定焓值。
下一步的工作可以围绕对界面水结构的重组的结构的观察展开,通过发展新的分析方法和利用一些特定的仪器分析手段对其重组的界面水结构进行观察,从而验证假设的正确性。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9fW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