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逸周书》释意】……卷九·芮良夫解》,欢迎阅读!

【《逸周书》释意】……卷九·芮良夫解
《逸周书》释意……卷九·芮良夫解第67 【原文】
芮伯若曰:“予小臣良夫,稽道谋告,天子惟民父母,致厥道,无远不服;无道,左右臣妾乃违。民归于德,德则民戴,否则民雠。兹言允效与前不远。商纣不道,夏桀之虐肆无有家。呜呼,惟尔天子嗣文武业,惟尔执政小子同先王之臣,昏行□顾道。王不若,专利作威,佐乱进祸,民将弗堪。治乱信乎,其行惟王,暨而执政小子攸闻。古人求多闻以监戒,不闻是惟弗知。除民害不惟民害,害民乃非后,惟其雠。后作类,后弗类。民不知后,惟其怨。民至亿兆,后一而已,寡不敌众,后其危哉。
【释文】
芮良夫这样说:“臣僚良夫,追溯古道,特别相告。从来天子被视为民众父母,天子如果能够坚信并实施这一道理,即便民众距离天子再远,也一样俯首听命。如果天子对这一道理不以为然,甚至反其道而行之,那么就是身边臣僚和亲密妻妾,也一样离心离德、渐行渐远。民心顺服和拥戴的是人的德行,而没有德行的人,则是人民公敌。验证这些话的先例故事,其实并不遥远。例如商纣王的残忍无道,夏桀的肆无忌惮,他们都是因此而家破人亡了。
愿天地保佑我们吧!你作为继承文武功业的天子,现在所做的事情,竟然是和先王的大臣幕僚一起,浑浑噩噩,离经叛道。作为帝王,如果一心只是为了自己作威作福,甚至还胡作非为而招灾引祸,那么民众将要承受何等痛苦和灾难啊!为什么说,治理国家和拨乱反正的根本,就在于帝王一个人身上。现在我给你讲一讲,这里面的道理。
古代时候,人们都渴望听到更多一些知识,并拿来当做自我行为借鉴和预防犯错的知识宝贝。如果他们闻听不到的任何信息知识,自然就会是一无所知。所谓去除掉对民众的伤害,并不就是去除掉人们自身痛苦,也不是去除掉帝王本人。因为去伤害民众的并非就是帝王本人,而是引起民众仇视的不道德行为。所以,帝王作为一个人,可
有各种各样的行为模样。但是,帝王作为一个尊位名称,并不代表可有许多行为模样。民众可以不知道具体是谁坐在帝王位子上,但民众一旦有了怨恨,一定会针对坐在帝王位子上的那个人。世间民众可有千万上亿,但帝王只能有一位。所谓寡不敌众,坐在帝王位子上的人,从来都是岌岌可危,更需要在做人做事上都必须小心翼翼。”
【原文】“呜呼!□□□如之。今尔执政小子,惟以贪谀为事,不勤德以备难。下民胥怨,财力单竭,手足靡措,弗堪上,不其乱而。以予小臣良夫,观天下有土之君,厥德不远,罔有代德。时为王之患,其惟国人。呜呼!惟尔执政朋友小子,其惟洗尔心、改尔行,克忧往愆,以保尔居。尔乃聩祸玩烖,遂弗悛,余未知王之所定,矧乃□□(此二字或为小子或诸侯)。惟祸发于人之攸忽,于人之攸轻,□(王
念孙认定为“心”)不存焉,变之攸伏。尔执政小子不图善,偷生苟
安,爵以贿成,贤智箝口,小人鼓舌,逃害要利,并得厥求,唯曰哀哉。
【释文】
“愿天地保佑我们吧。(缺失文字不译)。现今由你来执政,却只是满足个人贪欲并喜好阿谀奉承,而不是谨行修德,并用心于防范危难降临。当今天下,民众积怨深重,国民财力枯竭,人们举足无措,都已经到了不堪忍受的地步,如此必将混乱来临。良夫作为天朝一小臣,观察当下拥有土地的大小诸侯,都远离天道地德,并且没有替代他们的更好办法。像这种危急状况,正是天子的最大忧患,而不单是国民的灾难。
愿天地保佑我们吧。你们这些正在掌权的君王诸侯们,你们只有洗心革面、痛改前非,尽快转变天下忧患蔓延,才可能保住你们的权贵居所。你们现在是玩火酿祸,如果不知悔改,我们会不知道当今天子将要安居何处,更何况你们了。一切祸患灾难必定隐患于人们玩忽职守之日,也一定发生在人们掉以轻心之时。所以说,心无所防备,则变故必至。你们这些拥权主政的君臣幕僚们,不去推行善政,反而是苟且偷生、卖官鬻爵,不允许圣贤君子说话,只是任由卑鄙小人吹捧鼓噪,一个个都不过是在趋利避害而已。如此的最终结局,只能死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9Ud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