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以内的减法》教学目标

2022-10-31 00:36:5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10以内的减法》教学目标》,欢迎阅读!
减法,以内,目标,教学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ai67的减法》教学目标的确定与叙写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信息4的内容,位于

教材第41——44页。

课标要求:

1、学段目标:

知识技能:体会减法运算的意义,能准确进行减法运算。 数学思考: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问题解决: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情感态度: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活动。 2课程内容目标:结合具体情境,体会10以内减法运算的意义,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减法。

课标解读:第一分句中的 “结合具体情境”要求给小学生提供大量的生活素材,让学生在这些素材中体会减法运算的意义。行为动词是“体会”,是过程性目标的行为动词,也就是要求学生通过具体的情境,体会从10以内的数中拿出一部分或少了一部分,求剩下的用减法。第二分句的行为动词是“熟练” 是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动词,要求学生能正确的口算10以内的减法。

由此看来课标对这部分知识的要求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要求学生通过具体的情境体会10以内减法的意义,通过小棒操作等方法理解减法的意义;第二个层次是学生能熟练的口算10以内的减法。

教材分析:10以内的减法》是青岛版小学数学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信息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4的内容,位于教材第41——44页。主要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情境体会减法的意义,学习被减数是67的减法,为后面学习89的减法做了很好的铺垫。教材中对这部分知识的引入,主要是呈现小猴子摘桃子、小朋友春游的情境,引发学生提出问题,学习被减数是67的减法。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小学生第二次接触减法,前面已经学习5以内的减法,所以有一定的认知基础。本节课的教学,教师要出示大量的具体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减法的意义,并且能熟练的计算被减数是67的减法。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减法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 通过摆一摆、圈一圈、画一画、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能正确列出

并读出减法算式。

3 能准确的计算被减数是67的减法,以及得数是0或一个数是0

减法。

教学重点: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减法的意义,能准确的计算被减数是67的减法。

教学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减法的意义。

张家产中心完小 赛迎红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8py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