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一:生命不息笔耕不辍

2023-01-08 03:30: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丁一:生命不息笔耕不辍》,欢迎阅读!
笔耕不辍,生命不息,丁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丁一:生命不息笔耕不辍

作者:刘铱镝

来源:《今日印刷》2013年第02

他当过会计和秘书,也做过统计和翻译;

他曾任职东京工艺大学客座教授,也曾被聘为新闻出版总署印刷科技情报委员会委员,还曾应聘为北京印刷学院董事会董事;

他获过全国科学大会个人先进工作者奖,也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授予科普作家称号,还获过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先进工作者奖和印刷界最高奖毕昇印刷奖

他编著或翻译的辞书和科技书籍有32种,发表的科技与科普文章有600余篇; 他是一名翻译家,也是一名科普作家,他就是丁一先生。 因翻译结缘印刷

1956年夏初,北京印刷技术研究所(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的前身)成立,急需日语翻译,在同院调查工作的丁一正好懂得日语,于是他就这样与印刷结缘了。

随后,他又建立资料室,征订各国印刷刊物,制订翻译计划,还发行了国内印刷界的第一本刊物《印刷》。由于当时很难找到作者,文稿奇缺,加上订阅的日语杂志较多,所以丁一的翻译任务十分繁重。与此同时,他还兼职中国摄影学会,机械工业学会、水利科学学会和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等单位的翻译工作,以及为《国外机械》、《感光材料》、《化学界》、《国外造纸》和《科学实验》等科技媒体提供稿源,积累了宝贵的科学知识。为此,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还吸收丁一任理事,并担任了该协会14届的理事。 印刷工作的轨迹

1956年开始,丁一在北京印刷技术研究所任职日语翻译、资料室负责人等,期间经历了四清运动文化大革命等,还出版了处女作《印刷知识》。1979年秋,日本的凸版印刷公司社长泽村嘉一来访,丁一负责现场翻译。由于他翻译得好,深受随团来访的井上英一教授赞赏,因此1981年后他每年都会来访并专讲印刷新技术的走向,还邀请学员到东京参观学习而丁一自己也被聘为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的名誉顾问,不久后又成了北京印刷学院的名誉教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9803月,适逢中国印刷技术协会成立,丁一任副秘书长,主要负责将主办的两本刊物扶上轨道并拓展与日本的联系。1987年,丁一在职称评定中被评为议审,并于19882经过了新闻出版总署的同意。19877月至19887月,凭借多年的编辑工作经验以及编辑出版过多本辞书的经验,丁一成为东京工艺大学的客座教授,登上了日本的大学讲坛。期间,日本印协还为他筹办了一个晚上教授中文的讲习班,每周安排两次教学。此外,他还负责3辞书的校订工作1990年,丁一在留日期间结识的一家拥有无水胶印技术的胶印公司,与中国印刷技术研究所和中国印刷物资公司成了三祥堂快速印刷公司。1993年还促成了外文印刷厂与文祥堂合作,成立文祥彩印公司,引进先进的无水胶印技术。1997年,丁一办理了退休手续,但由于跟日本印刷界的联系十分密切,所以仍被返聘回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工作 进入21世纪以后,丁一先生多年来的成绩得到了印刷界的认可,并于20016月被授予毕昇奖

印刷领域的成绩

他热爱印刷事业,并热心于印刷名词和术语的统一,他自编和合编的印刷出版类辞书有7种,对促进印刷用于规范以及国际间的印刷技术交流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19757月,《印刷知识》(专著,科学出版社)出版,是一本发行量达7.7万册的畅销书; 1985年,《印刷科学》(合译,印刷工业出版社)出版; 19887月,丁一被东京工艺大学聘为图像工程系客座教授,在日本期间他编著了《日中英印刷关连用语解说》、《日英中印刷·出版·情报用语辞典》和《日英中印刷·出版·情报略语集》3本辞书,均在东京出版发行。1994年,《电子出版小辞典》(编著,印刷工业出版社)出版;2005年,《英汉、汉英出版印刷词典》(合编,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

作为一位与印刷结缘了50余年的老人,丁一先生把毕生的经历和所有心血都倾注到了他的事业上。尽管他现在要靠几十倍的放大镜才能顺利阅读,但依然珍视点滴的时间,例如将自己从日文杂志等上面看到的最新信息翻译并记录下来。2013110日,采访丁一先生的时候恰逢是他89岁生日,耄耋之年依旧神采奕奕。他说:生命不息,笔耕不辍。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8lD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