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育儿故事征文 惩罚

2022-10-24 04:07: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我的育儿故事征文 惩罚》,欢迎阅读!
育儿,征文,惩罚,故事
我的育儿故事征文 惩罚



人生中最重要的是积累经验成功中有成功的经验失败中有失败的教训,错误中有错误的缘由。 经验教训总结起来,人生才能不断向前。正确的引导,能让孩子的每一个错误都和进步一样有价值。

先给大家讲个故事:列宁小时候活泼好动,常把家里的东西弄坏。8岁时,母亲带他到姑妈家做客。列宁一不小心,把姑妈的一只花瓶打破了,只是当时没有人看见。这事很快被姑妈发现了,她便问孩子们:谁把 花瓶打破了?孩子们都说:不是我。列宁也在其中。

知子莫若母,妈妈一眼就看出了儿子异样的表情,再说他们家的花瓶也没少被列宁打破,但在 家里列宁每次都主动承认错误,从不撒谎。

妈妈想了想,把这件事情放在心里,假装很信任儿子,在很长时间内,她一直没提起这件事, 而是专讲各种各样诚实守信的故事。她等待着儿子的良心深处萌发出对自己错误行为的羞愧感。

这种策略是有效果的,列宁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很安静,他的内心充满挣扎。这天晚上,妈妈又 开始讲故事了。列宁突然大哭起来,伤心地告诉妈妈:我撒了谎,姑妈家的花瓶是我打碎的。最关键的时刻到了,妈妈耐心地劝慰他:这没什么,勇于悔过就是好孩子。赶快给姑妈写封信, 向她承认错误,姑妈一定会原谅你的。列宁给姑妈写了一封信,姑妈原谅了他。

这件事情让列宁感慨:做诚实的人真好,心里踏实,也不用有


思想负担。

伟人也是从普通的小孩子长大的,父母的引导最关键。很多家长面对孩子的谎话,通常是当面 揭穿、严厉批评,看我怎么收拾你成了家长的口头禅。其实这句话有很不好的暗示,因为它强 调了家长对这件事情的愤怒,最终起到的是恐吓的作用,而没有起到启发、引导的作用,如此一 来,孩子的意识中就会认为犯错的后果就是挨打,孩子心里想的是怎样逃避惩罚,而不是决心不撒谎。

撒谎只是孩子坏习惯的一个表现,他们还可能欺负小朋友、不合群、偏食等,这种时候,家长 千万别说看我怎么收拾你

孩子犯错,往往不是故意的,所以在动机上,他们是无辜'如果家长过分责怪孩子的无 心之错,孩子就不会意识到故意犯错和偶然犯错之间的区别,他们只会尽一切可能去避免批评和惩 罚,所以,孩子们就开始用一个谎言去遮掩另一个谎言,以至于达到了谎话张口就来的程度

人与人交流,重要的是方式问题。同样的一个意思,用不同的话说出来就效果不一样。我们常 常在商场的试衣间里面看到小心试衣弄花了您的口红,其实是想说别弄脏了新衣服,但这 样的提示让人看了,心里面就舒服一些。谁不是希望心里舒服,没有思想包袱?家长对于说话的方式,要用心琢磨,既让孩子明白自己的意思,又不会给他留下心理阴影。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8X1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