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有感:修行人眼中的“世界”(转)

2023-04-14 19:44: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修行有感:修行人眼中的“世界”(转)》,欢迎阅读!
修行,人眼,有感,世界
修行有感:修行人眼中的“世界”(转)

修行有感:修行人眼中的 “世界”

释迦牟尼佛讲过三千大千世界的法理,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一粒沙子当中就含有三千个像我们生活的空间一样的世界。我们听起来觉得不可思议。觉得怎么可能呢?其实我们这个空间已经是非常的广阔无比,海洋,星系,银河系…… 但是在释迦牟尼佛的眼里,一粒沙子当中就有三千个这样的世界。用我们惯有的思维简直没有办法接受。而且有可能这个“三千”还是个概数。我们的肉眼局限了这个沙粒。觉得它就是一个固定的一粒沙。这是我们能够观察到的。那么我们现有的科学能够从一粒沙子中看到什么呢?我们现有的科学在一粒沙中能够看到更微观的物质是构成它的粒子。我们能够看到无数的分子,然后是无数的原子,然后是质子,电子,原子核,再往下可能是中微子,夸克之类的。都是由更微观的粒子组成了更大一层粒子。再往下就没有这样的仪器分裂更微观的粒子了。那么真的就不存在更微观的粒子了吗?在这里我们肯定是打个问号。那么更微观的粒子的存在形式是什么样的?怎样的构成,我们也都不能够知道了。



前面文章谈过天目的问题,人在天目的初级层次,就能够看到物质的微观。能够看到物质的本质。能够看到我们空间的一切物体都是蠕动的,由无数分子构成的,运动着的。能够穿透这些物体,当天目打开后,我们这层空间的这些物体根本挡不住人的这颗真眼(天目)。当达到更高层次的时候,它就能够穿透空间,看到另外空间。那么达到佛眼通的时候,也就是释迦牟尼佛达到的层次,他一眼看去把所有的空间都看了。能够看到一粒沙中存在的三千大千世界。天目的低层到高层这一现象和我们用低倍显微镜和高倍显微镜看物体有什么异同呢?只是我们现在还没有研究出来这么高倍的显微镜。这值得我们现


在的科学深思啊。其实我们的科学已经认识到了,物质是由更微观物体组成的,由无数的中微子,夸克组成更大的粒子,又由这些粒子组成质子电子,由质子电子原子核组成原子,谈到这,我们想,电子绕原子核旋转和地球,九大行星围绕着太阳转有什么区别呢?当然又由无数的原子组成分子。那么一个分子和一个原子的比例是什么呢?就像拿地球和乒乓球相比一样。那么又由无数的分子构成我们存在的这个空间,这个空间用我们眼睛能够看到最大的粒子是什么呢?是星球。也就是说由无数的分子构成了地球和其他星球,那由无数的星球又构成了银河系,又由无数的银河系组成小宇宙,又由无数的小宇宙构成更大的宇宙。等等无穷无尽。站在很高的角度去看,我们的银河系是不是一颗粒子呢?由无数的星球构成银河系,这和我们用显微镜看无数原子组成分子有什么区别呢?我们这个宇宙何尝不是一个粒子呢?站在修行的角度,我们就是这样看的。最微观,我们看不到物质的本源,最宏观我们看不到宇宙之外。我们只是生活在两种粒子中间,这两个粒子就是分子和星球。我们是生活在这个空间中的生命。其实释迦牟尼佛早在两千五百年前也讲了这样的法,他讲“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其实佛陀的认识和我们现有科学的认识一点也不矛盾,一点也不违背。只是我们人类认识的和释迦牟尼佛认识的相比,简直差的太远了。人觉的现在的科技非常的发达,其实人们只是在自己固有观念认识的范围内爬行。宇宙什么样,存在的目的意义一切都不能够晓得。和我们同时同地存在的另外空间我们都不能够认识。只因为我们这双肉眼不具备这样一种能力。我们认识到的最微观的粒子,也就是到夸克,中微子,是庞大的粒子家族中很小很小很小的一部分。那么我们现在认识的空间呢?我们认识的光呢?我们认识的声波呢?我们认知的一切等等,其实也都是那一家族很小很小的一部分。人的知识很有限,人的认知能力也非常的有限。那么怎样才能改变现状呢,那就是提升人类的道德,提升人的思想境界。有人可能说这些东西和人的思想境界没有关系。其实,只有人真正的提升了自己,返回了自己先天的本性。人的智慧才会被开启,人类才有可能从新认识这个宇宙。那才是最了不起的科学之路。人类的道德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人类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6wr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