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艺考——培训总结

2022-09-06 22:32:3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编导艺考——培训总结》,欢迎阅读!
编导,总结,培训
深圳年会总结



总的来说,这次深圳年会的编摄教学场的讲座内容和方向,具有前瞻性,以中戏、上戏、中传、浙传等名校的考试内容和题型为例子,开拓了我们进行传媒艺考培训的眼界,提供了一个先进的大方向。但同时,限于河源地区师资、生源水平等因素的制约,讲座里面的高层次的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目前无法在河源分校落地实施,实用性不强。

1. 打造编导名校生的秘籍:

1)生源选拔(重点中学的、文化分高的学生),编导名校生的三大特点:底蕴深、见识广、灵性足

2)素养积淀(100本以上的阅读量、200部以上的阅片量) 3)精准定位(细化专业方向:广编、文管、戏文、摄影等小方向)

2. 文艺常识的趣味学习法——边听故事边学文常

目前的师资状况,没有办法投入太多精力讲文常,主要任务是督促学生文常的背诵、划出重点、定期检查,每周上课花半小时检查文常,第一名给予奖励。

3. 幸存者与局外人——谈戏剧类艺考教学

“幸存者”“局外人”来代指中戏的散文写作与议论文写作的两种思路,所谓幸存者就是指学生在接受了12年的学校的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与灌输下,仍幸存下来的,能有自己的独特个性和想法的学生。局外人是指在接受了社会流价值观的教育后,仍然可以有自己的批判、辩证的角度去写议论文,而不是纯粹只是说教式的议论文。总体而言,中戏、上戏这样的名校更喜欢有个性的学生。

4. 从浙传招生制度的变化看编导类艺考改革的新趋势

1文化课的成绩日益重要。浙传——初试:文化课(语数英史地、文常)100道选择题。复试:面试。三试:专业笔试。

2)竞争日益激烈:浙传2018年的初试报考点由去年的9个,缩减为5个,分别是杭州、哈尔滨、西安、成都和长沙,报考人数由10万下降到7万多人,但浙传的播音和编导专业仍然竞争很激烈,报录比是1001

3)浙传的笔试相对于其他艺术院校,难度比较高。分镜头排序+解析。


5. 表演生与编导生的交汇

目前,在上戏和中戏这些名校,出现了表演与编导结合在一起的专业,叫做表导生。讲座的主要内容就是探讨了编导生上表演课的意义,编导生上了表演课之后,更有利于其在故事编写和影评方面的细节方面的更细腻的表达。

6. 模块教学法与大课程时代

1)鉴于兼职教师不可控、名校每年的考试都在持续改革(反培训化),建立机构自身完整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不能以科目为核心,要以能力为核心。评:学生的电影观、我与电影的关系。散文:学生的情感观。故事写作: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

2)省统考和各个学校的校考,不是势不两立的。区别在于:统考重视技巧,是初级阶段。统考要求三观绝对正确,符合主流价值观;校考重视表达,是高级阶段。名校的校考对三观相对宽容,喜欢学校有特立独行的个性。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6qo.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