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如何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

2022-08-12 13:16: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如何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欢迎阅读!
教育观,树立,幼儿,家长,正确
2、如何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

: 教育孩子是一个理念问题。就是家长对孩子的一种基本看法和态度,这种态度和看法是一种理念。家长应该首先建立正确的孩子观。当建立了这种理念后,家长在学习教育孩子的方法,或是处理孩子的具体情况时,就会找到比较好的方法。

首先,孩子是社会性的人,生来就有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应该享有人的一切权利。这是儿童观的一个核心思想。 家长应该把他当成一个处在生命的最初阶段,发展完整的人来看。

其次,他是一个发展的人,又是一个最初的人,需要成人给予精心地呵护和细心地照料,需要我们的教育孩子的可塑性极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内心世界,这种心理结构具有很强的个性特点和自主意识。面对每个不同的孩子,我们应该寻求一个最适合他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策略,只有适宜的教育对儿童的发展才是有效的。

最后,儿童期应该享有童年的快乐和幸福。儿童期是为成人期准备,不仅要为将来而活着,还要为现在而活着,家长和教育者的位置不应凌驾于儿童之上,应低下身来跟他们一同成长,用爱包容儿童的一切,才会发现儿童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孩子有自身的潜力,有内在的能动性。孩子在他成长的过程中,很多阶段需要自理、自立、自强,作为家长,要让孩子知道哪些事情是该做的,哪些是不该做的。哪些习惯是好习惯,哪些习惯可能会造成终生遗憾。同时,要培养孩子良好的情感,比如怎么去关心别人。比如意志力的培养。这和家长的教育有直接的关系。其实孩子什么事都可以坚持下来。当他不想做的时候,肯定是遇到困难了。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去观察去发现,扶着孩子跨过一个个的沟沟坎坎。当孩子一步步地跨过来了,意志力也在一点点地养成。家长往往忽略这个问题,总认为孩子不愿意学了,没毅力,而且还当着孩子的面这样说,这会给孩子一种消极的暗示——“我没毅力,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好。这些都需要外部环境来进行调整。了解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前提,尊重孩子是教育的基础。

家长必须加强对自身情绪的调节,要善于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1)要加强道德修养,“以理制情”

2)要不断的与孩子一起学习,自觉地支配自己的情绪。

3)要自我疏导。自己有不良情绪时,可及时向亲人、朋友倾诉,不能迁怒于孩子。 4)要用意志克服各种困难,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始终保持乐观都达的心态。

儿童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应有主动活动、自由活动和充分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儿童通常被当作接收器,而不是被当作能动的人,家长是指导者,而不是操纵者、替代者。家长应了解孩子的兴趣,尊重孩子的兴趣,并为孩子提供学习、探索的条件和机会。

科学教育是建立在科学的儿童观基础上的。重视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是教育人的前提。我们应看到每一个孩子都有闪光点,都可能成才,相信孩子的能力,给他们的独立生活创造机会,提供一个丰富多彩,有利于生长的空间,让孩子活得轻松、快乐,这是他们人生健康的基础。我们的宽容、接纳、鼓励大大高于剖析、训斥、责备。使他们在感受到被重视、被关爱的同时,经常充满信心。我们的孩子应该是健康的、正直的、活泼的、善良的;我们的教育应有:平等的态度,善意的理解,多一些沟通,多一些赞赏。 作为主体的孩子来说,对事物有选择性,处理问题有能动性,而且会有自己的创造性。但是在我国,孩子更多的是作为受体,被动地去接受家长的指示,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孩子违背家长意愿的事情越来越多。我认为这是一个家长的观念问题,家长应该把孩子看成一个具有主体性的、独立的人,应该给孩子创造一个独立去学习、解决事情的情境,充分地调动孩子的主体性。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6k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