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西厢记-开题报告》,欢迎阅读!

西安培华学院 2013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学 号 论文(设计)题目 选题的意义:
王实甫的《西厢记》是元杂剧中的一部巨作是我国古典戏剧的现实主义杰作。其主题“永老无别离,万古常完聚,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反映了广大人民美好而善良的愿望。论文通过男主角“张生”对崔莺莺爱情的大胆执着,在追求自由爱情婚姻的道路上,张生甘愿放弃功名,面对困难不屈不挠、毫不退缩,最终冲破封建礼成就了他与莺莺的美满爱情,尖锐的抨击了门阀制度、包办婚姻的不合理,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虚伪和冷酷,热情歌颂了敢于冲破传统的束缚,以及作者通过张生高中状元的完美结局引发对元代文人地位低下生活窘迫的深思。论文选题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研究价值。 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通过对张生人物形象的具体分析来反映当时社会时代的先锋特征。本文对张生的言行举止以及张生对崔莺莺坚持不懈的追求的具体分析,在最求的过程中体现出张生英俊潇洒、满腹文采、志诚、勇敢、痴、傻、愚钝的人物形象。同时王实甫《西厢记》中将自己的理想寄情其中,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张生表现了人民的美好愿望和心声、猛烈抨击了封建礼教制度、同时对元代文人的现实思考。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本篇论文主要采用叙述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张生来到蒲州初见崔莺莺、老夫人悔婚、崔莺莺夜听琴声、园中相会、张生赴京赶考对莺莺的牵挂来描写分析张生的人物形象,表现了追求婚姻自由,抨击了封建礼教,通过张生的人物形象来反映的人民生活愿望对封建礼教的深刻揭露和对元代文人的思考。
姓 名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浅谈《西厢记》中张生的形象
工作进度安排:
1.选题:2012年9月21日——2012年12月10日
2.下达任务书及开题:2012年12月15日——2012年3月12日 3.收集资料及研究:2012年9月30日——2013年3月20日 4.完成初稿:2013年3月26日——2013年4月1日 5.初稿修改稿:2013年4月2日——2013年4月10日 6.二稿:2013年4月11日——2013年4月20日 7.三稿修改:2013年4月21日——2013年5月8日 8.完成定稿:2013年5月9日——2013年5月11日 9.答辩:2013年5月20日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1] 袁行霈.中国古代文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5. [2] 张燕瑾.《西厢记》浅说[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6
[3] 周志雄.论小说与电影的改编[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8.53(02):64-67. [4] 罗瑛.浅谈《西厢记》张生的形象及对后世文学的发展[D].2010.8
[5] 琳包子.从传统爱情故事看中国古代女性悲剧的社会因素[EB].新浪微博,2009.12 [6] 孤独旅人.论《西厢记》中张生的形象[EB].新浪微博,2008.8 [7] 蒋星煜.《西厢记研究与欣赏》[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10. [8] 李梦生.《西厢记》选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2. [9] 王实甫.《西厢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10.
[10] 杨贵兰.一个矛盾的集合体——论《西厢记》中的张生形象[J].邢台学院学报,2008.(03):21-29.
指导教师意见:
论文选题符合本科生研究水平,文章提纲所列结构基本合理,研究的内容较为充实,但缺乏一定创新性,应注意在查阅资料过程中认真思考分析,尽可能写出新意。研究方法规范,工作进度合理可行,同意开题。
签 名: 2013 年 3 月 12 日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6h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