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发行学基础(山西经济版)教案:第三章 出版与传播

2023-04-19 09:09: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出版发行学基础(山西经济版)教案:第三章 出版与传播》,欢迎阅读!
山西,出版发行,教案,传播,出版


第三章 出版与传播 第一节 出版传播的要素 一、传播学中的传播要素

1. 施拉姆《传播是怎样运行的》:信源、讯息、信宿

2. 拉斯维尔《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中提出五要素: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产生什么效果

3. 维纳《控制论》 提出了社会活动中的反馈机制, 改善了拉斯维尔的单向传播过程模式 二、出版活动中的五要素

1. 传者:即传播者,包括作者、出版机构等信息知识的生产者、制作者和传播者,又包括使信息知识广为传播成为可能的人、组织、机构等,如广告主、企业、政府。

2.信息知识:传播学上往往指的是讯息,它是传者与受者互动的基础与目的。不仅包括出版物中所承载的内容,也包括有关出版物生产制作和分销等方面的信息 3. 受者:读者、消费者或用户。

4. 媒介:又称传播渠道、信道、手段或工具,是信息知识的承载者,也是连接出版传播过程中各要素的纽带。

5. 反馈:是受者对传者所出版信息知识的反应。 第二节 出版传播的过程模式

一、以传者为主导的出版传播模式 1.以政府为主导的出版传播模式

1)以传播政府思想意志、巩固其统治地位为目的 2)作为文化市场失灵的监控者

2. 以非政府组织、作者、个人为主导的出版传播模式 3. 广告主为主导的出版传播模式

二、以把关人为主导的出版传播模式:主要强调出版机构等把关人有很强的相对自主性,版机构的意志、目的等决定出版传播系统的运行。 三、以读者、消费者为目的的出版传播模式: 四、出版模式的构建带来的启示 1. 出版传播模式主导因素的多样性 2. 出版事业与出版产业的发展并行不悖 3. 非政府组织对出版业发展的重要性

4. 政府的作用与地位在出版产业化发展中的不可忽视性。 5. 出版传播模式中参与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第三节 出版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 一、 传播制度又称媒介制度指的是在一定社会制度下对社会信息系统运行的管制以及相应的政策、法律、法规等,也就是说政府对言论出版自由所采取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以及在政府管制传播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二、 出版制度主要解决的是政府对出版的控制问题、商业集团对出版的制约和影响问题以及受众的社会监督对出版的制约与控制等问题。 三、几种媒介规范理论

1. 集权主义出版传播制度 2. 资本主义出版传播制度 1 自由主义理论 2 社会责任论

1




3 民主参与理论:受众参与理论 3. 社会主义媒介规范理论 4. 发展中国家媒介规范理论 第四节 出版学与传播学的关系 一、 传播活动的特点对出版活动的开展与认识具 有指导意义 二、 借助传播学的理论与方法逐步建立与完善出版学 三、 通过传播学中传播要素可以找出出版过程的要素 四、 借助传播过程模式建立出版学出版过程模式 五、 社会传播制度决定着出版性质 六、 传播效果研究对出版效果的了解与把握具有指导意义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5zS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