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教育孩子的时候容易出现的偏差

2022-08-19 06:50:4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家长教育孩子的时候容易出现的偏差》,欢迎阅读!
家长教育,偏差,容易,出现,时候
家长教育孩子的时候容易出现的偏差

本人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承担着学校的教育工作现多承担了家庭的教育工作,这让我有所感悟。孩子“好”,对家庭和社会都好。是家庭幸福的不可忽视的“量标”,是社会幸福的小小“量标”。孩子教育尤为重要。我们应该好好了解孩子教育情况,掌握教育孩子的思想和方法。那我们家长教育孩子的时候容易出现的偏差将有: 一、定位舍本求末

我们今天的家长重喂养轻教养、重认知轻运动重物质给予轻精神抚慰、重智商开发轻情商培养、重智力开发轻涵养智慧、重知识技能轻社会适应、重外表技能技巧学习轻伦理道德灵魂塑造、学习果成功与否轻学习过程快乐与否、重规范轻道德。

各位家长,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当中,从老师和家长这里学到的是勤劳、善良,学会的是自强不息,学会的是好学博爱,以礼待人,诚实守信,认真做事,那边即便他今天的学习成绩不好,哪怕是倒数第一,您用不着替他担心,因为“才”的不足“德”完全可以弥补,这个孩子将来一定有他幸福而充实的生活。 二、夫妻角色颠倒

传统当中应该是慈母,可是我们发现好多妈妈今天不再是慈母。举例子,孩子犯错误,母亲首先应该做的是提醒,“宝贝,这样不好,妈妈不喜欢这样”,然后警告:“你再这样妈妈就生气了”,第三步是忽视:“妈妈没你这样的孩子”如果还不改,第四步是严重警告:“你要再这样,妈妈就告诉爸爸”如果还不改,第五步叫威胁:“你等着,


你爸爸马上就回来了”,还不改,女人最后做的事情就是告状。你不要伸手打孩子。男人要记得,老婆要告你妈妈的状有可能是诬告,但从来不会诬告孩子。所以清醒的脑袋应该知道,如果夫人告孩子的状了,男人一定对孩子要严加教育传统文化中的夫唱妇和、夫唱妇随。父亲的职责就在这儿,所以慈母严父。

爸爸打的时候孩子,妈妈装作没看见,等打完了再假惺惺地过来问候:

“爸爸打你了?” “都是你告的状”

“是我告的,我之前说过了没有,你为什么不听,以后要干嘛?” “听妈妈的话!

“对了,周杰伦早就唱给你听了,‘听妈妈的话,别让她说啥!可你不听。你看爸爸多么辛苦,多么不容易,回来你把他气成这样,这有杯水给爸爸端过去,同时叫爸爸不要生气,叫他来吃饭。 这就是女人在扮演书记和政委的角色,在调和着家庭的矛盾。天的妈妈是这样的吗?不,回来之后说“宝贝,渴了,喝点水,饿了吃点饭,”然后盯着写作业,哪儿不对劲,动手就打“谁叫你这样写的”,啪,打上去了。你不但是母老虎,还是神经病的母老虎。 三、亲子辈分搞乱

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说“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在一个孩子12岁之前,你没有必要向他解释你制定每条规矩的原因。有些事你可给孩子一些选择的余地,但有些要他们做


的事却只能以命令的方式而不能用提问的方式。一个孩子打小必须懂得什么叫服从,什么叫规矩,什么叫规则,否则你家孩子将来到哪儿都矫情。

四、 家教奖惩不利

奖惩不立,所以风化就败掉了,家风不好就完了。所以古人云“奖惩不立,则风化败”“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教妇初来,教儿婴孩;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

忽视惩罚。忽视惩罚不行,否则,孩子将在同一个地方第二次、第三次的摔倒。如果孩子看不到他的错误行为所造成的恶果,他就很可能吸取不到教训——公平合理地处罚并没有什么错,不过惩罚要与所犯错误相关联——不要“秋后总算帐”,要与所犯错误的程度相当——不要感情用事。

忽视了奖励也不行。奖赏是对对方基本的肯定,每人都有被肯定的需要,满足此需要可以使个体产生更多的“力必多”,孩子对精神奖励的渴望胜于物质奖励,奖赏孩子不是目的,而是辅助性的评价,滥用“赏识”是欺人自欺的自我安慰。

教育也是一门艺术,要用心去雕琢,方有好的成就。孩子需“用心”好好的对待,方能健康的成长。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5uW.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