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是“蜀道难”,还是“仕道难”》,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是“蜀道难”,还是“仕道难”
作者:王根代
来源:《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08年第12期
【摘要】李白《蜀道难》一诗的主旨,多年以来,比较确定的说法是“写蜀道的雄奇险峻,含有入蜀艰难和蜀地不可久居之意”。本文摘引有关资料,并试图从他个人的求仕历程的角度予以审视。一管之见,求教于方家。
【关键词】李白 《蜀道难》 主题探微 文学解读
《蜀道难》是李白袭用乐府旧题,展开丰富的联想,大胆的夸张,着力描绘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风光的诗作。历代学者关注倍至,对其研究的结论,也可谓见仁见智。 诗人大体按照由古到今,自秦入蜀的线索,抓住蜀地山水特点,浓墨重彩地描绘蜀道之难。诗的开篇以爆发式的感情直呼“噫吁戏”,直言“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为全诗定下了雄放的感情基调。以下通过蜀地开国、五丁开山、黄鹤难飞、猿猱愁攀、扪参历井等意象组合,融夸张和神话于一体,虚实结合,层层映衬,把蜀道的难行似乎写到了极处。接着,诗人笔锋一转,借“问君”引出愁旅,把读者带到一个古木荒凉,鸟声悲啼的境界。在此心态下,面对蜀道,连峰去天、枯松倒挂、飞湍瀑流、砯崖转石的惊险景观,只好望而生畏,不禁发出了“其险也如此”的深深感叹。最后,由“剑阁”起兴,生发“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人生感慨,诗人似乎从他描绘的惊险奇绝的幻境中回归现实,不禁再次发出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咨嗟”!
纵观全诗,诗人采用复沓形式,一咏三叹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难怪清代评论家沈德潜评价本诗说,“笔阵纵横,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指颐之间”(《唐诗别裁》)。
正是由于这种认识与思考,多年以来,人们对这首诗的主旨的探讨,定格在“描写蜀道的雄奇险峻,含有入蜀艰难和蜀地不可久居之意”的层面上。对其写作时间,定位于“大约是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第一次到长安时写的”,“从诗的内容来看,很可能是诗人在长安时送别友人入蜀而作”(上海辞书出版社《唐诗鉴赏辞典》)。
但是,笔者以为,《蜀道难》的主旨仅限于此吗?是否还有它说,还有其它寓意?关于本诗的寓意,明人胡震亨、顾炎武认为,李白“自为蜀咏”,“别无寓意”,而《唐诗鉴赏辞典》的依据盖出于此。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5O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