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论文

2022-08-11 13:54: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中化学论文》,欢迎阅读!
高中化学,论文
高中化学教学目标的编制

高三化学 张伟涛

教学目标是一个完整教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学目标的编制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教案中体现得不够充分甚至不够准确的现象时有发生。教学目的到教学目标,反映了人们对课堂教学有了再认识。本文试从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的比较入手,阐述新课程标准下编制教学目标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的比较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下称新课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阐述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包括化学基本知识和重要的实验技能,化学与技术,社会发展相关的知识三项;过程与方法包括知识的形成,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与方法,思维能力,信息获取和加工能力,交流和合作能力,实践能力等六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括学习和探究兴趣,科学态度,社会责任感,爱国主义,创新精神四项。

教学大纲从知识技能、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三方面规定了教学目的。指出四方面的教学目的,一是学习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初步认识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二是激发兴趣,培养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关心自然和社会的情感;三是培养能力和创新精神,初步学会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简单现象,解决简单化学问题;四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教育

新课标把教学目标分成认知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体验性学习目标,并且按照学习目标的要求分为不同的水平。对同一水平的学习要求可用多个行为动词进行描述。

教学大纲根据教学目的、化学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确定教学内容为知识和实验技能,参照知识、技能在高中化学中的重要程度从低到高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

以上比较不难看出教学大纲存在的不足:一是对化学知识的认识及其分类比较粗糙,教学大纲所指的知识实际上是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其中程序性知识主要体现在技能,缺乏策略性知识即方法的认识。二是知识掌握等级虽依据布鲁纳的目标教学理论进行设计却缺乏方法知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等级设计因此后者在教学执行过程中难以把握。只有比较明确的教学要求而没有提出学生学习化学知识与化学实验技能后是否达到教学要求的检测方法和标准。

新课标吸取了知识分类方面的理论成果。把知识分成认知性知识、技能性知识和体验性知识。特别是把策略性知识作为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来,肯定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能力培养,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成为教学中必


须注意的新导向。新课标保留了知识教学要求的等级分类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最显著特点是以行为动词对不同等级的要求进行了描述,使教学目标具有可操作性。例如:认知性的最低等级要求中的“说出”,最高等级的“设计,技能性的最低等级要求中的“模仿”最高等级的“迁移”体验性的最低等级要求中的“参与”,最高等级的“建立”,这些都是比较明确并易操作的。

新课标吸取了世界理科教育中的“STS教育、综合学科教育等理念。在课程目标中提出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不仅要获得化学双基而且要学习研究方法,把获得化学双基作为培养学生能力的载体,拓宽了化学教学的内涵。其中,化学实验的要求明显提高。要求学生能设计并完成一些化学实验,不仅要完成验证性实验操作,还要进行实验探究,掌握一定的实证研究方法、实验方设计实验条件控制及实验数据处理等科学研究方法。除此之外,新课标还提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等要求,强调化学知识的应用值,对社会、生活中的问题的关心和判断。

新课标吸取了元认知理论成果。重视学生对学习反思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可持续学习,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与新大纲比,新课标增加了“过程与方法”一块内容,要求通过化学学习,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对自己化学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

课程标准吸取并极力倡导建构主义学习观。科学探究作为化学学习的重要目标,指出学生科学探究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是通过经历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实现的,不仅要理解探究的意义,学习探究的基本方法,还要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化学研究学习集中反映了建构主义学习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指导作用。研究学习作为一门课程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课程开发能力,通过学生课题研究活动实施。我们还应注意到研究学习作为一学习方式,要求教师要以探究的策略组织教学把课堂作为实施研究学习善学生学习方式的主阵地。

课程标准吸取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提出的“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教育理念,化学教育置于整个教育体系中,突出化学教育中的人文价值。在竞争依然十分激烈的当今,提出了要逐步培养学生既要独立思考又要善于与人合作,把学生具有团队精神作为化学教学需承担的一个任务。新课标十分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要求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特别是组织讨论、组织自主探究等以往教学忽视的其他教学手段的运用。我们要重新认识课堂功能,重构化学课堂成为新课标下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4yH.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