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龟虽寿 (2)》,欢迎阅读!

《龟虽寿》导学案
班级 : 姓名:
课题
《龟虽寿》(曹操)
课时 一 课时
学习
学习目标
目标
1.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重点)
及重
难点 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难点)
学习过程
1.作者简介
曹操(公元155年~公元220年),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 末年杰出
的 、 、 ,汉族人。在政治军事方预 面,曹操消灭了众多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区域,并实
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 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
( )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习 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曹魏建立后,曹操被追
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史称 。代表作品有:
。
2.写作背景 导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时年五十三岁曹操率领大军征伐当
时东北方的大患乌桓。这是曹操统一北方大业中的一次重要战争。 远征途中,他写下了乐府歌辞《步出夏门行》,这一组诗包括五个
部分,开头为序诗,以下各篇依次为《 》、
航 《 》、《 》和《龟虽寿》。从音乐
曲调上说,五个部分是一个整体,从歌词内容上看,四篇则可以独立成篇。这首诗是他 的时候写的。
3.本诗体裁 诗, 言古风。
一、原诗及注释 龟虽寿 曹操 神 龟 虽 寿,犹 有 竟 时; 腾 蛇 乘 雾,终 为 土 灰。 老 骥 伏 枥,志 在 千 里; 烈 士 暮 年,壮 心 不 已。 盈 缩 之 期,不 但 在 天; 养 怡 之 福,可 得 永 年。 幸 甚 至 哉,歌 以 咏 志。
1
收获
阅 读 探 究
①选自《曹操集》(中华书局2012年版)。这首诗是曹操所作乐府
组
诗《步出夏门行》四章中的最后一章。
②“神龟”二句:神龟虽能长寿,但也有死亡的时候。神龟,传说中的通灵之龟,能活几千岁。寿,长寿。 ③竟:终结,这里指死亡。
④“腾 (téng)蛇”二句:腾蛇即使能乘雾升天,最终也得死亡,变成灰土。腾蛇,传说中与龙同类的神物,能乘云雾升天。 ⑤骥(jì):骏马,良马,千里马。 ⑥枥(lì):马槽。
⑦烈士:有远大抱负的人。暮年:晚年。
⑧盈缩:这里指人寿命的长短。盈,满,引申为长。缩,亏,引申 为短。
⑨养怡:指调养身心,保养身心健康。怡,愉快、和乐。 ⑩永年:长寿,活得长。 永:长久。 ⑪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两句是合乐时加的附文,跟正文无必然关联,只是抒发作者感情,是乐府诗的一种习惯性结尾。 二、朗读理解
1.请给诗歌划分节奏。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结合注解,翻译诗文。 4.全班交流,解难释疑。
5.理解古今异义词。
【烈士】古义: 今义: 【不但】古义: 今义: 6.试用流畅的语言把全诗意思表述出来。 7.思考:从诗中能读出了怎样的感情基调?
三、品味赏析
1.如何认识“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2.全诗的核心句是哪几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3.“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旨在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2
5.最后两句文中作用?
6.全诗抒发作者怎样思想感情?
四、拓展练习(课后作业) 1.默写全诗。
2.回顾总结,我们该如何学习诗歌?(学习诗歌方法)
了解背景——理解( )——把握( )——熟读背诵 3.这首诗开头连用两个比喻,说明 自然规律。全诗抒怀言志,体现了作
者 。
4.下列对这首诗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抒发人生感慨的咏志诗。作者以神龟、腾蛇、老骥为喻,表明宇宙万物有生必有死,是自然的规律,人应该利用有限之年,建功立业,始终保持昂扬乐观的积极进取的精神。
B.“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是全诗的核心,要求自己利用这短暂的生命建功立业,不要虚度一生。
C.“志在千里”中的“志”就是要统一全国。作者认为统一全国是符合历史的需要,决心为此奋斗终生。“老骥伏枥”“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都是后人常用以励志之语。
D.“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这四句呼应诗的开头,在承认寿命有限这一客观事实的前提下,强调发挥人的主观作用,反映了诗人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5.群文阅读
课外搜集曹操的《观沧海》《短歌行》两首诗,与《龟虽寿》进行比较阅读,体会三首诗在思想内容和抒情方式上的异同。
拓 展 延 伸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4j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