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

2023-04-15 17:41: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欢迎阅读!
内涵,道德,教师,职业
教师的道德素养

一、什么是教师的职业道德? (一)道德和职业道德

道德,简单地说,是一种行为规范,是在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时的一种 规范。这种规范法律规范所不同的是,它主要是靠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的,而不 是靠外部的强制力量维持的,也就是说,靠人们的自律、自觉性。一个人没有自觉性, 不能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那么道德在他身上就不起作用。

人们的社会生活一般分三大领域,即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家庭生活。与此适应,道 德一般也分社会公共道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三方面。

职业是人们从事的一种工作,这种工作有一定的稳定性,是人们生活的来源。职业是 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今天的职业种类繁多,而且不断地变化 着。在从事职业劳动的过程中,人们要和特定的人发生关系,处理特殊的关系,于是出 现了职业道德。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特殊的职业道德,比如医生有医德,强调救死扶伤; 比如商业人员有商德,这就是公平买卖;比如政府工作人员,有政德,叫廉政勤政; 等。这表明,职业道德有明显的职业性和行业性,反映着职业的内容、利益和要求等。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的过程中,如何对待工作和处理教育过程中各 种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和态度。简称师德。

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崇高性

崇高性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很高。具体体现在人身上,整个教师队伍的道德水平 或者道德境界也是相对比较高的。这种高要求,是由教师工作的性质所决定的。教师的 工作是培养人的事业,是为社会和未来输送人才的事业,它的质量水平关系着民族国家 的兴衰。教育的主要目的或者根本目的是培养人的道德,《说文》中讲:育,养子使作 善也。教育首先是先成人,后成才。因此,从事这一工作的人,在道德上,没有比较 高的境界是达不到目的的。 2.示范性

示范性主要是从它的作用上说的。也就是说,教师的职业道德,对它的工作对象,甚 至对社会,都有很大的影响。他们好比是一面镜子。孔子说:其身正,不而令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这两个特点,是师德的主要特点。给我们以启示。当然,我们谈的是教师的道德素养,不仅仅局限在教师的职业道德上,也还包括教师

的一般道德和人格。这二者之间是互相影响的关系。一般道德是职业道德的基础,职业 道德是一般道德的具体体现和发展。它们之间有很大的关联性和一致性。 二、教师道德素养的作用

表现在四个方面,对学生,对工作,对社会,对自己。 (一)对学生的教育作用

1.教师崇高的道德素养为学生所敬仰,体现了教师道德对学生的教育影响。

古今中外,人们都选用最要好的语言来评价教师,尊称教师是灵魂的工程,赞誉 教师职业是太阳底下再没有比教师这个职业更高尚的了教师用自己的心血塑造着新一代人的灵魂,用自己的臂膀,推动新一代人去开拓进取。无论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还是领袖将军,企业家,思想家,当他迈出人生第一步时,或在成才立业之时,无不思念用心血培育他的老师,无不将自己的成长和教师的启迪教诲联系在一起。


(一)对学生的教育作用

1.教师崇高的道德素养为学生所敬仰,体现了教师道德对学生的教育影响。

古今中外,人们都选用最要好的语言来评价教师,尊称教师是灵魂的工程,赞誉教师职业是太阳底下再没有比教师这个职业更高尚的了教师用自己的心血塑造着新一代人的灵魂,用自己的臂膀,推动新一代人去开拓进取。无论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还是领袖将军,企业家,思想家,当他迈出人生第一步时,或在成才立业之时,无不思念用心血培育他的老师,无不将自己的成长和教师的启迪教诲联系在一起,人们普遍地公认,一切至高无上的荣誉,当首先归功于伟大的教师。人们从心底里是敬重教师的。

徐特立曾是毛泽东的老师。当徐老六十岁生日的时候,毛泽东写信向他祝寿。信的开头写道:徐老同志: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毛泽东高度赞扬徐老的革命坚定性和工作第一,革命第一,他人第一的精神,称赞心里想的就是口里说的与手里做的,是一切革命党人和全体人民的模范。这充分说明徐老对青年时期毛泽东的影响,同时,也体现了毛泽东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戴。徐老提出做经师和人师。在师范时,查夜给一个脚冻坏的学生打热水烫脚。

鲁迅与他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友情是世人共知的。分别多年以后,鲁迅依然怀念他的老师。他说: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鲁迅把藤野先生改正过的讲义订成三厚本,收藏着,作为永久的纪念。他在北京大学任教时,把藤野先生的照片挂在寓所的东墙上、书桌的对面。鲁迅说: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由此可见,教师的道德形象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比较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有哪一行的劳动者得到像人们对教师那样的敬重呢,如果我们认真的分析就会发现,这一切都和教师的伟大人格和崇高的道德素养的影响密切联系。正像北京市景山学校校长,特级教师崔孟明所说的教师传授知识和技能,更播种品行和信念。师德是震撼心灵的雷鸣闪电,是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是火的熔炼;是爱的奉献。人格高尚的教师永远在学生心目中占有一席神圣的位置。

2.教师的道德素养是最强大的教育力量 教师的劳动对象主要是儿童和青少年学生,是活生生的正在成长和发展中的人。一个孩入学以后,大部分时间是和教师一起度过的。教师的道德面貌就是学生学习最直观的榜样。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即使是关注的一瞥,信任的点头,都对学生产生特殊的教育义。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远远超出家庭影响的范围,教师的精神风貌,具有更大的社会价值,代表着党和国家的教育形象,代表着素质教育的要求。一个教师,只要不在自己的言行上败坏自己,一般都会在学生的心目中保留着一种美好的形象,甚至有的学生取得高于教师的成就时,仍像小学生一样,崇敬自己的老师。如果教师能够始终如一地以较高的道德境界进行示范和引导,会有力地促进教师正确的道德观念的形成,并使这种道德观念向道德行为转化。正在成长着的儿童青年,在心理上有很大的模仿性和可塑性。人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说明儿童青少年的那种纯洁的精神世界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可塑性。儿童对教师的模仿,就如同植物向阳性学生无论是好的行为,还是坏的品德,均都能从教师那里找到它的影响源。教师无论在课上还是在课下,都在潜移默化地产生着教育的作用。

总之,在教师劳动中,教师个人的道德素养是至关重要的教育因素和教育的力量。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4f6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