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听课反思

2022-11-24 14:04: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故都的秋》听课反思》,欢迎阅读!
故都的秋,听课,反思
《故都的秋》听课反思



汪老师,是学校语文教研组的组长,为人谦和,经验丰富,德高望重。今天,我听他讲《故都的秋》,有四点我得好好学习 第一,汪老师文化底蕴厚实。

古代文人墨客,有哪些悲秋、赞秋的诗句,汪老师能够信手拈来,脱口而出。王维的、杜甫的、白居易的、杜牧的??他一字不落地背出来。唐诗宋词,我曾背过百首,由于没有经常复习,现在很多都忘了,惭愧,我的记忆力比不上汪老师的。

对作者郁达夫的了解,汪老师知道得很多。郁达夫的代表作《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汪老师介绍时不是一带而过,而是具体讲了作品的主要内容,这样的讲解,可以使学生对作家作品有更多的了解,拓展了知识面,增加了趣味性。 博闻强识者,文化底蕴厚实也。 第二、汪老师会设置学习问题。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汪老师采用了“一学二练三考核”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分组学习,鼓励他们讨论、发言。讨论,得有话题(问题),于是汪老师预设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有难有易,好。举一例:

秋天,香山红叶很美,郁达夫为什么不去赏玩?为什么不去写它? 第三,汪老师善于点拨教学难点。

故都的秋,有“清、静、悲凉”的特点,郁达夫对此深深眷念。一个人喜欢“悲凉”的东西,你不觉得不可思议吗?

汪老师举了一个例子,《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和薛宝钗。问学生:“林黛玉,病恹恹,多愁善感;薛宝钗,喜洋洋,很会做人处事。贾宝玉喜欢谁?你又喜欢谁?”

喜欢谁,喜欢什么,这往往跟一个人审美情趣和人生经历有关。这样一举例,一点拨,“四两拨千斤”,化难为易,很多学生就明白了。

第四,汪老师善于课堂总结

一节课讲完了,要有一个收尾。这个“尾”收得好,一可以巩固知识,二可以加强记忆,三可以去粗取精,浓缩精华。


快要下课时,汪老师从文章内容和写作技巧两个角度进行总结,言简意赅,“豹尾”漂亮。

汪老师是教学高手,钦佩,致敬!

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4cx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