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国学《三字经》第三章介绍》,欢迎阅读!

国学《三字经》第三章介绍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释文
五代时,有个叫窦燕山的人。他训练子女有一套很好的方法。他所训练的五个孩子都学有所成,名扬天下。对于孩子,只是抚养而不训练这是父母的过错。同样道理,当教师的训练学生,不能严格要求,这是教师没有尽到责任。 心得:
训练离不开正确的方法,这样才能育成栋梁。正确的训练方法既要有道理又要严格,窦燕山能把五个孩子训练得通过科举进入仕途成为国家栋梁是值得每一个父母深思的。对孩子实行严格的训练是做父母和教师应当尽到的职责。假如仅仅满意孩子的物质要求,而不好好训练,换言之,只尽抚养的义务,而不尽训练的义务,这是父亲的过错,假如只是训练,但
不严格要求,就是做教师的没有尽职责。 举例故事阅读
窦燕山原名窦禹钧,又名窦十郎,五代时人。出身于富有的家庭,官致户部郎中、太常少卿。是当地出名的富户。据说:窦燕山为人不好。以势压贫,有贫苦人家借他家粮食时,他是小斗出,大斗进,小秤出,大秤进,明瞒暗骗,昧心行事。由于他做事缺德,所以到了30岁,还没有子女。窦燕山也为此焦急,一天晚上做梦,他死去的父亲对他说:“你心术不好,心德不端,恶名张注天曹,如不痛改前非,重新做人,不仅一辈子没有儿子,也会*。你要赶快改正从善,大积阴德,只有这样,才能挽回天意,改正呈祥。”
从今,窦燕山暗下决心,痛改前非,缺德的事再也不做了。一天,他在客店中捡到一袋银子。他去佛寺中拜佛,拾到白银200两,黄金30两,为找到失主整整等了一天。失主回到寺庙查找,他原封不动地将一袋白银黄金归还给失主还给了失主路费。据说窦家有个仆人盗用了窦家两万银钱,怕仆人觉察,就写了一张债券缝在女儿的肩上自己跑了。债券上写的是:卖女抵债。窦燕山不但将债券撕毁还把仆人的女儿养起来,给她备嫁妆,嫁得良夫婿。窦燕山还在家里办起了私塾,延请教课。给穷孩子免收学费。总之,自那以后,窦燕山就象是换了一个人似的,周济贫寒,克已利人,广行便利,大积阴德,广泛受到人们的赞扬。
后来他的妻子连续生下了五个儿子。他把全部精力用在培育训练儿子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4cXK.html